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从农村龙套到百亿影帝,从士兵突击到围棋天才,王宝强有两把刷子

翠丫看电影 · 2025-4-18 16:26:17
《棋士》播完,王宝强新赛季又上分了。
“转型成功”,是这次他收获的最多评价。
1.jpeg
故事围绕一桩陈年旧案展开,男主崔业(王宝强 饰)作为围棋天才卷入谜团,看似是在破案,实则是在下棋。
看似是在下棋,实则又是在破案。
棋局与案件线索交织,层层递进,烧脑感十足。
2.jpeg
虽然剧中还有细节漏洞,但整体不落入俗套,带给观众的惊喜不少。
比如王宝强,让人看了有被“欺骗”的感觉~
第一集,王宝强饰演的阿业佝偻着背,站在少年宫破旧的围棋教室里。
面对一群心不在焉的学生,脸上挂着几分无奈和麻木。
3.jpeg
他是围棋老师,但更像是一个被生活碾压的失败者——
工资被克扣,奖杯是假的,甚至连陪老板下棋时,也要刻意输掉,以保全对方的面子。
他的眼神时而木讷,时而闪烁,像个老实人,又很难一眼看穿他的心思。
直到剧情推进,阿业被卷入一场抢劫绑架案。
4.jpeg
详情请戳:王宝强意外卷入罪案,逐步走向犯罪,被警察哥哥穷追不舍
这些年,王宝强从“傻根”“许三多”,好像只能本色出演。
到一次次转型,登上百亿票房榜,解锁导演身份……
大家都会说,他值得。
5.jpeg
很少有演员能像这样一直获得大众的欣赏,乃至偏爱。
一个看起来并不出众,甚至总是摆脱不了“土”的人,怎么练成了当今内娱的一座“不破金身”?
6.jpeg
王宝强是中国电影圈的一个特例,是很多演员逐梦演艺圈的励志传奇。
他曾在少林寺学武,入行后从龙套演员起步。
籍籍无名之际“幸运”地得到与巨星搭戏的机会,出演傻根一角。
7.jpeg
之后的许三多、树先生,以及[人在囧途]、[唐探]系列一步步将他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凸显出来。
第一次当导演,王宝强在一片质疑声中内疚退场。
时隔六年,当他带着自导自演的[八角笼中]再次出现,一切都变了。
这个来自底层的演员,再次凭借那股冲劲打碎枷锁,给自己谋了一条新路。
8.jpeg
8岁那年,王宝强义无反顾,去少林寺学武。
冬日的凌晨五点,蜿蜒的少室山上,一条黄灰相间的线快速移动着。
王宝强就在其中——头三年,他每天都要和师兄弟一起,重复跑步、爬山的过程。
那时他心中的梦,是成为像李连杰那样的功夫巨星。
9.jpeg
1982年,王宝强出生在河北农村,祖辈都是农民。
翻滚的麦浪与方块状的土坯房组成了他的童年,人生一眼就望到了头。
在他出生的那年,由李连杰主演的功夫片《少林寺》问世。
1990年,8岁的王宝强在村里的幕布上,看到了这部电影。
10.jpeg
他被剧情牢牢钉在了板凳上,电影放完,梦想在心里扎了根:要拍电影,要去少林寺。
怎料听完他的祈求后,父亲举起巴掌,母亲摇头抹泪。母亲说他:“你在说梦话啊。”
他不放弃,一遍遍地重复。他的固执说服了父母。
这一年,王宝强第一次坐上出远门的火车,从河北去往河南。
火车开了五个小时,一路摇晃着他的明星梦。
11.jpeg
1999年,王宝强来到北京。
初来乍到,他揣着从家里带来的几百块钱,和几个人一起在北京北沙滩边上的一个煤厂里。
合租了一间月租120元的房间,房租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变成了20块。
12.jpeg
在最初来北京的那两年里,王宝强每天的生活就是以“群众演员”的身份蹲在北京电影厂门口等活。
因为长得一般,个子还矮,王宝强的机会并不算多。
普通群演一场戏能收到20块钱,王宝强因为外貌条件差,只能收到15块钱。
13.jpeg
王宝强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以群众演员身份出现的电影,是冯小刚的《大腕》。
演出前一晚,因为害怕第二天迟到,他愣是没敢回家,在北影厂门口的大树底下睡了一晚。
那一年,王宝强19岁。
14.jpeg
在冯小刚的片场,他见到了关之琳,主演葛优还摸了一下他的头。
但这样的机会,对于那些年的王宝强而言并不算多。
这也就意味着,群众演员的收入并不能够支撑他的生活开销。
为了维持生计,他还在建筑工地找了一份工作,边打工边努力寻找着更多机会。
15.jpeg
2002年,电影《盲井》招募演员,因为这是一个与矿工有关的故事,所以群众演员头去工地上选角。
面试之后,王宝强被选中担任主角。
原因是因为导演觉得王宝强的生活经历和剧中的角色相似,性格又十分淳朴。
16.jpeg
这时的他,未经雕琢,也根本不需要表演。
他自带的乡土性就能完成叙事——黝黑皮肤、突兀的河北方言、躲闪的眼神。
当然最土的,是他被二叔拎着进了既洗大头也洗小头的洗头店。
跑出来都带着哭腔:二叔,我变成坏人了。
17.jpeg
农民在田里插秧时会自然弯腰,而要让他到花花世界城市里心安理得地躺下,只会不适应。
此时的王宝强,毫无准备地,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显露了“本色”。
18.jpeg
凭借电影《盲井》,王宝强拿下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新人奖,并且赚到了2000块钱。
收到钱后,他把其中1500块寄给了家里。
又用剩下的500块钱,给自己买了一个二手手机。
握着手机,王宝强开心地走在山里,想着自己终于有了一个联系方式。
19.jpeg
拍《天下无贼》的时候,他打电话回家跟爹娘说自己和刘德华拍戏了。
爹以为儿子因为高原反应大脑缺氧出现幻觉了,直到电影上映了二老才相信。
在剧组王宝强和刘德华、刘若英、李冰冰处得都不错,大明星都喜欢他的“傻实诚”。
20.jpeg
《天下无贼》杀青后不久,王宝强就进了《士兵突击》的剧组,成为了许三多。
那时候他在部队待了3个月,跟着战士们同吃同住同训练。
当时没人认识他是谁,都以为他就是个兵。
21.jpeg
开始时,他吃饭是最慢的,内务也不过关,射击训练一人5发子弹,他全部“脱靶”。
倒是隔壁的战士中了八靶,指导员看了两眼一黑,在训练场里嗷嗷大喊:
“那个兵怎么回事儿?打人家的靶干什么玩意儿!哪调来的!那么笨呢!”
22.jpeg
《士兵突击》成为了王宝强事业中的一个转折点。
王宝强说,正是从这部电视剧开始,他渐渐意识到,“演戏”究竟是怎么回事,“角色”又意味着什么。
在出演《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时,王宝强常感觉自己就是许三多:
“我们很像,都从农村出来,小时候也常被人欺负。”
23.jpeg
毋庸置疑,凭借《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一角,王宝强的知名度又再上了一个台阶。
被送到他手中的剧本,开始逐渐增多。
而他对于演戏的自信,也正是从这个时期,逐渐培养出来。
24.jpeg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的角色定位逐渐被定型。
《李米的猜想》里,他冒风险运毒只为赚一万块娶同村女孩。
甚至是仅仅出场几分钟的《火龙对决》,他也还是那个只知道挣钱养家,不会反抗的“笨贼”。
25.jpeg
从小成本制作到港产片合拍,从影院大银幕到电视小屏幕。
一下子,导演们都开始需要这样一个人——
他不会轻易被世俗污染,会露出下眼白表示无辜,会有突兀的方言习惯。
最重要的,他会用绝对的淳朴感化一切罪恶。
26.jpeg
王宝强式的乡土气息,开始脱离王宝强本人,成为人人都愿意买账的文化符号。
准确来说,观众看到的不是他的本色。
而是正处于社会迅猛发展期的人们一边追逐新潮、先进事物时,一边回头怀念的“淳朴年代”。
27.jpeg
紧跟其后的,就是庞大的工业化时代。
《泰囧》《唐探》进一步把王宝强提纯、加工,以前的“真傻”变成了刻意“卖傻”。
再配个比他高一个维度的精英角色(徐峥、刘昊然)来打反差。
28.jpeg
一切变得可复制。
不管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他们都会看到银幕上的王宝强是个“乡巴佬”。
但他既不来自城市,也不属于农村。
他就像是从城市化工厂流水线推出来,出厂设置为“夸张耍宝”的商品。
29.jpeg
装疯卖傻也好,扮乡巴佬也好,是电影就行。
电影才是他的动力。
后来,他改头换面,摆脱了故事里拿他逗乐取笑的“精英搭档”。
一人走到聚光灯下,成了《Hello!树先生》里的树、《天注定》里的三儿。
30.jpeg
他自信地告诉大家:
“不是我欺骗了世界,是世界真正认识我了”。
王宝强演的角色也能惜字如金,王宝强也能遗世独立,不正眼看人。
尤其是抽烟名场面镜头,当树夹起烟,朝镜头的一瞥,有傲气,同时也有自卑。
31.gif
后来,不仅是这个镜头被“写进教材”,就连他学习抽烟的故事都成为了江湖传说。
一个原本不抽烟的演员为了演好抽烟,一天抽了六十多根也要继续揣摩动作。
不仅如此,他还要观察村口的、田里的人们,加入他们,一起抽烟。
32.jpeg
外界当然又会传来新的声音——王宝强转型成功了。
转型,成了他此时的主命题。
树先生是第一次,三儿是第二次,接着还要有第三次,第四次。
《大闹天竺》如期而至,导演王宝强问世。
但这次的评价,不再是关于成功,而是一片谩骂。
33.jpeg
他自导自演的《大闹天竺》虽然卖了7个亿,但豆瓣评分只有3.7,是那年的“最令人失望影片”。
而他本人,则是“最令人失望导演”。
34.jpeg
他站在其他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台上,向观众致歉:
“感谢金扫帚给我这个机会,向观众说对不起。我欠观众一声对不起。”
35.jpeg
下台之后,他从来没忘记过这件事。
他在心底告诉自己:“我欠观众一部好看的电影。”
36.jpeg
六年后的今天,他自导自演的第二部电影《八角笼中》上映。
在该片中,王宝强饰演向腾辉,是一名格斗教练。
37.jpeg
他倾注了无数心血教他们格斗。
最初当然是想挣钱,但后来,想将这群“摆石头”的孤儿拉回正轨的念头,慢慢占了上风。
不说重启人生、养成人才,起码让他们混口饱饭吃。
38.jpeg
再次拍起现实题材的影片,他还是那么得心应手。
虽然当导演算不上很出色,影片节奏也有一些问题,但比起上一部,已经有了跨越式的进步。
经常看电影的朋友都应该知道,现实题材+真实事件改编。
用这两个元素放在国内拍电影的,寥寥无几。
39.jpeg
王宝强这次的作品,像是《我不是药神》的忠诚学徒,或许笨拙,但诚意满满。
一如影片中的向腾辉,总是留给这个世界一个背影,然后闷头苦干。
40.jpeg
王宝强身为群众的灵魂,一直没变。
几年前,他前妻马蓉出轨经纪人宋喆闹得人尽皆知。
但一个前妻,一个经纪人,都出轨+谋取财产了,硬是没找到王宝强一份黑料。
41.jpeg
连跟陈思诚借到钱后的第一反应,都是先去交税。
在遍地塌房的娱乐圈,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
可转头想想,这世上哪有什么奇迹,无非是一个普通人,认认真真生活了几十年。
42.jpeg
每次转型,都算不上完全的颠覆,作品也有着多或少的瑕疵。
而诚意无假,大家会说:这是宝强嘛。
在观众眼里,他塑造不同的角色,尝试不同的方式来创作,更多的是像一则励志故事——
一个出身底层的人通过努力,变成了一名成功的演员/导演。
43.jpeg
就像班里经常考倒数,但从不闯祸的孩子,老师会说他老实,没有坏心眼。
归根结底,大家都认为他是无害的。
此时,王宝强的银幕形象和他的真实形象就已融为了一体。
44.jpeg
王宝强或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颜值派”或“技术流”演员,但他绝对是华语影坛最独特的存在之一。
他用最朴实的方式,演出最复杂的人性。
当我们以为他只是个“傻根”时,他早已用“树先生”证明了自己的深度。
当我们以为他只能演喜剧时,他又用《棋士》里的阿业告诉我们:
他还能演犯罪悬疑,甚至能演出亦正亦邪的暗黑感。
45.jpeg
在王宝强的电影片场,有许多来自各行各业人。
在聊起为何会辞职来做群演,他们大多数的答案都是:
“毕竟有个拍电影的梦想嘛”。
王宝强常常会请群演们一起吃饭,看着他们,他偶尔会想起,十几年前,那个一年四季蹲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的自己。
不同的是,时代早已改变,在这个被流量堆砌的年代,每一年,都会有大批的新面孔涌入娱乐圈内。
他们还会花4年的时间等待一个角色吗?他们还会用1年的时间拍一部电视吗?在未来的日子,还会有“王宝强”被看见吗?
还会出现“王宝强”吗?
有像王宝强这样傻、穷、憨、拼的新人,还能在如今人精扎堆的娱乐圈混出头吗?
答案不得而知。 唯一确定的是,在这个时代,“王宝强”将是越来越稀有的存在……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