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德国联邦议院连续进行了两轮总理投票。第一轮,得票最多的是联盟党的默茨,他拿到了310票,但德国议会总共有630个席位,要想当选起码得316票。于是,当天又紧急进行了第二轮投票,结果默茨拿到了325票,终于“有惊无险”地当上了德国新总理。
不过,别以为这就稳了。就这次投票的过程来说,问题已经暴露得很明显:默茨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这场选举已经说明了很多。联盟党可不是哪个刚冒头的小党,它是由德国基民盟和基社盟组成的老牌大党,前总理默克尔就出自这里,是德国战后任期最长的总理之一。但这次,哪怕联盟党是议会第一大党,也没能一轮搞定选举,反倒成为德国战后历史上首次第一轮投票失利、第二轮才险胜的新总理,这在德国历史上可是破天荒的。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联盟党虽然大,但人心不齐,而且他们当下的议席也不是全靠自己拼下来的。实际上,联盟党是跟前总理朔尔茨的社民党组成了“临时搭伙”的联盟,两家加起来刚好328席,可投票时也只拿到了325票——很明显,有人阳奉阴违,不买账。
所以表面看起来德国政坛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分裂严重。
看德国现在的政党格局,联盟党支持率最高,社民党排第三,那第二是谁?是德国选择党,一个典型的极右翼政党。这就很有意思了:联盟党宁愿和第三名合作也不和第二名牵手,说明选择党确实不受待见。
原因也不复杂,欧洲人一听“极右翼”就想起了纳粹。虽然现在的极右翼不搞种族灭绝,也不主张打仗侵略,但他们极端民族主义的那一套,非常容易把人带偏。他们不承认自己有种族歧视,而是改用“文化认同”来包装排外思想,说到底,就是找替罪羊,把社会矛盾全推到移民和外国人头上。这种策略,和当年纳粹那套“敌我二分”的做法如出一辙。
虽然现在极右翼不像纳粹那样暴力,但这种思想如果被推上台,真能变出花样来。以美国为例,特朗普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也是极右翼,在任期结束前居然挑起了国会山暴乱,这就已经非常接近用暴力手段颠覆制度了,简直跟当年纳粹上台的套路别无二致。
所以说,德国这些年对极右翼势力特别警惕也就不难理解了,尤其是曾经饱受纳粹之害的德国社会,对这类思想基本是零容忍。
默茨自己其实也“踩雷”过,他之前曾和选择党在地方议会搞过一次合作,哪怕只是非强制性的议案,都引起轩然大波,连默克尔都看不下去出面表态。这次可能是吸取了教训,联盟党如今对选择党避之唯恐不及。
但问题是,不搭理选择党,并不能让他们自然消失。因为越是在国家困难、经济压力大的时候,极右翼那种“煽情话术”就越容易骗到人,特别是一些对现状不满的人群。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能“翻红”,也是为什么选择党能崛起。
所以说,选择党的强势崛起,其实折射出的是德国目前的困境,整个国家已经陷入分裂的状态,未来真的不容乐观。
第一轮投票默茨失败的时候,选择党立刻跳出来大喊要重新选举,说什么“他不是德国人民心中理想的总理”。他们甚至还借着这个机会煽风点火,说联盟党和社民党的联合政府是“站不住脚的临时拼凑”。
客观说,选择党这话并非全无道理。他们之所以越来越吃香,不是因为极右翼多有魅力,而是主流政党这几年实在太拉胯,让民众彻底失望。这不仅是德国的问题,美国、意大利、法国也都一样。就连一向“绅士范”的英国,现在极右翼都能正面对抗工党了。
这些现象都在传递一个信号:西方的老路子已经走不通了,主流政治陷入崩溃,社会撕裂日益严重。
从这个角度看,默茨即便当选,也不是德国的救星。他面对的,不仅是政坛混乱,还有整个国家走向何方的挑战。
而这一切,恰恰说明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只有团结稳定、有担当的执政党,才能真正带领国家穿越风浪、走向繁荣。相比之下,西方制度的短板,正在被现实一一揭开。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