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14年,让王健林把利润留在丹寨县的80后县长

古凌 · 14 小时前
在中国扶贫事业的历史长河中,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胆识,书写下了让人印象深刻的篇章。
一位出生于80年代的县长,他在2014年做了一件大事——让万达集团的老板王健林把企业利润留在贵州省丹寨县。这事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却是真真切切发生过的。
1.png
这位80后县长是谁

这位县长名叫徐刘蔚,大学毕业后走上了基层公务员的道路,靠着扎实的工作能力和对家乡的热爱,一步步做到了丹寨县的县长。
2014年,他刚上任没多久,正赶上国家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的政策风口。
丹寨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在2014年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约4.6万人,占总人口近40%。
2.jpeg
县域以苗族、侗族为主,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80%,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如苗族银饰锻造、蜡染、侗族大歌等,旅游资源潜力明显,但苦于基础设施薄弱,难以转化为经济增长点,很难摆脱贫困的帽子。
徐刘蔚上任时,心里就憋着一股劲:得干点大事,让丹寨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3.png
徐刘蔚不喜欢坐办公室喝茶看报,他喜欢下乡跑村寨,跟老百姓唠嗑,了解他们的难处。
他发现,丹寨虽然穷,但有自己的优势,比如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自然资源,只是这些东西一直没被好好利用起来。
他琢磨着,光靠政府那点扶贫资金远远不够,得拉来大企业投资,才能真正把经济盘活。万达集团当时如日中天,王健林又是出了名的有钱又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徐刘蔚就盯上了他。
4.png
2014年,国家推动“万企帮万村”的扶贫模式,鼓励企业参与到贫困地区的帮扶中。徐刘蔚抓住了这个机会,带着丹寨县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想法,主动找到万达集团。
当时万达已经在贵州有一些投资项目,比如贵阳的商业地产,但丹寨这种小县城,显然不在他们的重点布局里。
徐刘蔚知道,要想让王健林点头,得拿出点真本事。
5.jpeg
他带着团队做了大量功课,研究万达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战略,发现万达有个旅游加扶贫的概念正在试水。丹寨有苗族文化和秀丽的山水,跟这个模式挺搭。
于是,徐刘蔚亲自带队跑到北京,跟万达的高层见面。
他实打实地讲述丹寨的现状:全县贫困人口占比高,基础设施差,但文化资源丰富,如果能建个旅游项目,既能带动就业,还能让万达赚到钱。
6.jpeg
促成与王健林的合作

2014年,王健林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的丹寨县实地调研。
丹寨县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区县,地形崎岖、道路闭塞。由于县内多为山地与丘陵,至2014年以前,除主城区外,乡镇与村寨之间多依赖泥土路连接,通行条件极为有限。
部分偏远村寨与县城之间缺乏可靠交通工具,往返需要徒步行走数小时,甚至一整天。公共交通系统覆盖率极低,在雨季泥泞天气时几近瘫痪。
7.png
受限于生产力水平与自然条件,这种高强度低产出的劳作模式,仅能勉强维持温饱,一旦遇到天灾或农作物病虫害,容易陷入无米下锅的境地。
基础设施滞后问题尤为突出。许多村庄长期无稳定供电,电网覆盖不全,部分村民私拉乱接电线获取电力,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基于上述情况,王健林决定将丹寨县纳入万达“企业包县”式扶贫试点。
8.png
项目首期资金投入高达数亿元,重点打造“丹寨万达小镇”文旅项目,占地1600余亩,规划建设苗侗风情街区、非遗工坊、文化展馆等设施。
更重要的是,他们同意把项目的部分利润设立成扶贫基金,专门用于丹寨的后续发展。这在当时是个创举,因为很少有企业愿意这么干。
2017年项目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全国“精准扶贫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典范之一。
9.png
为了带动周边发展,万达同步实施交通、电力、水利等配套工程建设。多条通村水泥路由小镇向外延伸,连接周边村寨,实现县域公路网基本贯通。
与此同时,分布式电站和集中供水设施也逐步建成,极大改善了农村基本生活条件。
王健林多次返程丹寨,亲自主持关键事务磋商,特别是在用地划拨、文保融合、居民安置等环节,与地方政府高频沟通,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10.png
小镇开业后,效果立竿见影。第一年就吸引了超过550万游客,直接带动当地就业3000多人,很多都是贫困户。
到2018年,丹寨县的贫困发生率从原来的20%以上降到了8%以下,2019年正式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截至2020年,“万达丹寨扶贫项目”累计带动就业1万人次,其中包括超过20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直接或间接帮助丹寨县于2020年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11.png
将利润留下

该模式也被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列为“民企帮扶典型样本”,向全国推广。
在万达集团推动丹寨县旅游扶贫项目的同时,徐刘蔚提出了一个新的构想:在县内建设现代化养猪场。这个建议的核心目的,是希望通过引入农业产业链,拓展扶贫方式的覆盖面。
项目设想由万达集团出资,在丹寨县多个乡镇布局养猪基地,配套养殖设备和管理体系,同时雇佣当地群众参与饲养、运输和管理等环节,从而实现农业资源的就地转化,解决就业问题,拓宽农户收入来源。
12.png
全县具备一定规模的空闲土地和饲料来源,加上养殖业是相对见效较快的行业,因此具备较好的发展潜力。
王健林在听取了包括养殖模式、疫病防控、产销对接等方面的可行性报告后,原则上同意启动试点项目。
不久,万达与丹寨县政府召开了联合会议,讨论包括养猪项目在内的多个产业合作细节。与会人员包括万达集团的项目团队、县政府各职能部门干部、农业技术顾问等。
13.jpeg
前期关于选址、用工、环保指标等问题基本达成共识,然而在涉及产业利润的分配问题上,双方出现了明显的分歧。
徐刘蔚提议,万达在丹寨投资的全部产业项目,其利润不应回流总部,而是全部留存在本地。
他具体提出:在丹寨县设立一个“万达基金”,基金由县政府与万达集团共同监管,资金每年制定使用计划,并由万达总部审核通过后执行。
14.png
该基金旨在持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长期公共事业,以增强扶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如果旅游业、养殖业等多个项目同步运营,预计整个丹寨产业链条每年产生的净利润可达数十亿元,其中养猪场部分保守估算亦有超过5亿元的盈利空间。
这意味着,一旦按徐刘蔚的设想执行,万达将在丹寨的全部投资项目上不提取任何利润回报。
15.jpeg
王健林在短暂沉默后,他以养猪场为例,回应道:“你如果要利润全留在这里,我不如每年直接给你五个亿,你们自己分配。”
王健林认为,这种方式更像“授人以渔”,比单纯的资金援助更能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如果企业的所有利润也全部用于当地,再加上高强度持续投入,既会降低企业的资金运作效率,也容易让帮扶失去长效机制。
16.jpeg
在讨论过后,县政府与万达集团协商决定:在前五年内,万达集团将在丹寨整体扶贫开发计划中,每年按比例提取一部分产业利润设立专项扶贫资金,用于改善农村学校设施、支持地方医疗服务、发展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等。
至于养猪场项目本身,仍按市场化方式推进,利润归企业所有,但用工方面优先招录本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培训费用由万达承担。
17.jpeg
事后,有外界评论徐刘蔚的提议过于“激进”,甚至有说法称他“贪婪”,意图将企业的全部利润据为地方所用。
徐刘蔚之所以坚持这一要求,是因为当时全县还有近40%的村落未能彻底脱贫,基础设施短板严重,他希望借助企业项目盈利为县域扶贫提供长期稳定的“造血机制”。
18.jpeg
结语

在2014年至2020年间,万达集团先后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投入累计超过15亿元人民币,涵盖旅游基础设施、商业配套、职业培训、农村电商平台等多个领域。
根据丹寨县扶贫办的数据,这些项目直接带动本地1万余人就业,间接影响近5万人口的收入增长。
尤其是丹寨万达小镇的建成,不仅成为黔东南州的重要旅游地标,还通过引入客流带动了县内农产品销售、民宿经营和手工艺品产业链的发展。
19.png
在丹寨宣布脱贫后,徐刘蔚于2020年调任贵州省毕节市副市长,主管文旅和大健康产业发展。
2023年,被任命为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进入省级层面主抓文化资源整合与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2024年,徐刘蔚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20.jpeg


参考资料:
1、「我的扶贫故事」走好新长征路,继续不懈奋斗|丹寨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刘蔚 天眼新闻 2021-01-12
2、最年轻县长pk中国首富不落下风:他俩辩论个啥 北晚在线 2016-08-31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