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2014年,中国女留学生在美被男友杀害,凶手逃回中国后又投案自首

杨名立万 · 6 小时前
2014年秋天,美国爱荷华州一个黑色行李箱里蜷缩着中国姑娘邵童的遗体。她的男友李向南用这个箱子运过两人留学时的行李,最后却用它装走了女友的生命。
这出悲剧比电影更荒诞——凶手杀人后逃回中国自首,两国警察隔着太平洋“踢皮球”,最终判了个无期徒刑。有人算账:一条人命值多少年?更有人冷笑:这年头谈恋爱,搞不好得搭上命?
1.jpeg
十年前正是留学热的黄金期。2014年国内赴美留学生超27万,比五年前翻了一番。这些揣着托福高分的年轻人,在异国要应付的不止是课业——爱荷华州立大学图书馆凌晨三点的灯光下,挤满了黑眼圈的中国学生;超市货架前,有人对着价格标签默默把牛排换成鸡腿;合租屋里,情侣们为谁多付了10美元水电费吵得整栋楼都能听见。
李向南和邵童就是这浪潮里的两滴水。2011年他们在北京新东方的托福班相识,男孩看着斯文,女孩笑得爽朗。谁能想到三年后,这段本该浪漫的异国恋,会以行李箱藏尸的骇人方式收场?


2.jpeg
感情裂痕早就有迹可循。李向南到美国后像变了个人,天天查邵童手机,连她参加社团活动都要跟踪。有回邵童和男同学讨论作业,他直接冲进教室摔了人家的笔记本电脑。
朋友们劝他:“这儿不是国内,你得学会尊重隐私。”他红着眼吼:“她吃我的住我的,凭什么不能管?
3.jpeg
原来这对小情侣的生存模式早就不对劲。邵童成绩拔尖,拿奖学金当助教;李向南挂科重修,靠家里打钱度日。2014年春天,邵童偷偷找了新男友,工作日住学校宿舍,周末才回和李向南合租的公寓——这招“脚踏两只船”在留学生圈不算新鲜,有人自嘲这叫“中美时差恋爱法”。
9月5日那天,李向南提前回家,正撞见邵童打电话说分手。电话那头的新欢不知道,这通越洋通话成了死亡预告。
4.jpeg
第二天下午的争吵像点燃的煤气罐。邻居听见重物倒地声,以为又是情侣打架——在这片留学生扎堆的公寓楼,半夜摔盘子砸碗都是常事。但这次不同,李向南的双手卡在邵童脖子上时,脑子里闪过他们初遇的场景:女孩在托福班上讲笑话,阳光把她的马尾染成金色。
从杀人到逃亡只用了21小时。这个挂科留级生展现了惊人的行动力:买行李箱、藏尸、订机票、删除聊天记录一气呵成。9月8日他出现在温州街头时,连亲妈都没看出异常。
直到三周后,美国警察在公寓储物间闻到腐臭——那个黑色行李箱的拉链缝里,渗出暗褐色液体。
5.jpeg
中美警察在这事上像吵架的夫妻。美方急着要人,中方说“得按流程走”;等中国警察准备好材料,发现关键证据还在太平洋上飘着——犯罪现场在美国,尸体解剖报告得英文公证,连凶器都要国际快递。有警员私下吐槽:“这案子办得跟拼多多跨境购似的,等凑齐证据,凶手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李向南倒是没让警察久等。2015年5月,他在父亲陪同下自首,庭审时哭得情真意切:“我就是太爱她了。”这话让旁听席上的邵童父母浑身发抖——他们的女儿躺在法医报告里,气管软骨骨折,指甲缝里还留着男友的皮肤组织。
6.jpeg
2016年3月的判决书让很多人看不懂:故意杀人罪,无期徒刑。有律师比喻,这相当于“买了张单程票却只付了半价”——要是人在美国判,很可能吃枪子儿。但法律就是法律,就像邵童父亲说的:“我们要公道,不要钱。”他们拒绝了李家提出的百万赔偿,只要了女儿骨灰盒上的一张小照片。
这案子倒是催生了些变化。国内第二年出了《反家庭暴力法》,美国大学开始给留学生开“恋爱关系急救课”。有教授在课堂放邵童案纪录片,台下中国学生嘀咕:“这不就是加强版查岗教学吗?
7.jpeg
八年过去,爱荷华州的留学生们还在用那个黑色行李箱的梗自嘲:“找对象记得检查行李箱品牌。”但玩笑背后藏着更尖锐的问题:当留学从精英教育变成中产标配,谁来教这些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处理比微积分还难的情感课题?
当占有欲披着“我为你好”的外衣,又有多少眼睛能看穿甜蜜背后的杀机?
听说李向南在监狱里表现良好,可能减刑。不知道他午夜梦回时,会不会听见拉链划过行李箱齿槽的声响——那声音像极了他和邵童初遇时,教室窗帘被风吹动的窸窣声。
参考资料:
[1] 中国司法部《跨国犯罪刑事司法协助典型案例汇编》(2016)
[2] 美国爱荷华州警方2014年9月案件公告
[3] 央视新闻《温州中院就李向南故意杀人案答记者问》(2016.3)
[4]《海外留学生心理健康白皮书》(教育部2025年修订版)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