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4月26日报道,朝鲜人民军海军5000吨级“崔贤”号驱逐舰下水仪式在南浦造船厂举行。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
金正恩称,作为朝鲜自卫国防技术集合体,该驱逐舰不仅具备对空、对舰、反潜、反导能力,还装备超音速战略巡航导弹、战术弹道导弹等可最大程度强化对陆打击能力武器系统,可执行多功能水上作战任务。
而无论从技术参数,还是战略意图,或是地区博弈,这一事件不仅是朝鲜海军现代化的里程碑,甚至是东北亚安全格局重构催化剂。
堆砌火力的“非对称美学”
“崔贤”号技术设计很有朝鲜特色,符合当下朝鲜海军发展战略要务,也就是将“小舰扛大炮”做到极致。
“崔贤”号最出众特点,莫过于5000吨左右舰体,硬生生塞进74座垂直发射单元,在同吨位舰艇里简直逆天。例如,美国6000吨级“星座”级护卫舰,仅配备32个单元,日本新版本“最上级”护卫舰同样为32单元,英国7000吨级45型驱逐舰也不过48座垂发单元。
而朝鲜通过“三维立体布局”,将不同规格的垂发系统叠加。“崔贤”号前甲板布置4组8联装小型垂发共32单元,和2组6联装中型垂发共12单元,烟囱后方似乎有两组各6单元共12单元面积比较小垂直发射单元,和两组各4单元共8单元面积比较大垂发单元。
最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舰艉本该是直升机库的位置,朝鲜不要了,直接换上两排共10个堪称巨大的垂发单元。这种设计牺牲反潜能力和舰员生活空间,以追求火力密度最大化。
按朝鲜官方披露,“崔贤”号可发射超音速巡航导弹、战术弹道导弹、防空导弹及反舰导弹。其防空体系由“铠甲-M”近防系统(结合57E6导弹与AO-18KD火炮)和AK-630近防炮组成,可分层拦截20公里内的空中目标。
不过,尽管“崔贤”号小钢炮火力凶猛,但垂发系统也存在明显短板。小型垂发仅适配短程防空导弹(如仿制版“道尔-M”),中型垂发用于反舰导弹,大型垂发则专用于战略武器,缺乏通用性。国际上现有冷热共架垂发技术可灵活装载防空、反舰、对陆攻击导弹,战场适应性更优,相比之下,朝鲜还是差了些。
“崔贤”号技术核心源自俄罗斯22350型护卫舰:4面相控阵雷达布局与俄制5P-20K雷达相似,柴燃联合动力系统直接照搬,近防武器组合(AK-630+“铠甲”)亦是俄式标配。此外,“崔贤”号续航力仅4000海里(14节),焊接工艺粗糙,暴露朝鲜造船工业“能用,但不精致”短板。
朝鲜工业能力能造出这船?
此前,朝鲜海军仅有1000吨级舰艇建造经验,此次能造出这等“巨舰”,且外观之前卫,设计之先进,性能之强大,确实令人出乎意料。所以,如果技术完全是朝鲜本土开发,那水平真可谓突飞猛进,结合近期朝鲜无人机、预警机和洲际导弹等装备爆发式前进,确实让人惊讶!
当然,如果你始终不相信朝鲜工业能力能达到这等层次,也不是不能解释。毕竟,“崔贤”号整体设计理念和俄罗斯22350型护卫舰相似,不排除技术来源于俄罗斯。俄官方已正式承认朝鲜派兵援助为真,这就意味着双方合作深度超乎外界想象,俄罗斯完全可以提供舰艇技术指导、相控阵雷达及燃气轮机等核心子系统。
若是如此,朝鲜“炮弹换战舰”模式是一场“风险投资”,也符合其“先军政治”传统,集中资源突破关键项目。朝鲜官方宣称“崔贤”号仅用400多天建成,侧面反映其不计成本、优先保障军工体制优势。这种“政治工程”虽难以持续量产,却足以制造战略威慑符号。
“崔贤”号能带来怎样改变?
从牺牲舰艇反潜和舰员生活空间这一设计细节来看,“崔贤”号不考虑远洋航行,作战设想明确得不能再明确,本质就是一艘超大号“导弹艇”,要对着美韩两栖攻击群一口气将所有垂发都干出去,看看能不能行。反正现代海战模式基本都是兑子式打法,就看对方敢不敢赌!
此前,朝鲜海军主力为1500吨级南津级护卫舰,缺乏垂发系统和远洋能力。“崔贤”号下水标志着其从“快艇狼群”向准现代化舰队转型。尽管跑不了多远,但其号称搭载高超音速导弹,多一个大型机动火力点,也可对美军驻韩基地形成威慑。若未来核动力潜艇项目落地,朝鲜或将具备二次核打击能力,进一步改写半岛战略平衡。
总的来说,“崔贤”号74个垂发单元,是小国海军在夹缝中求生存极端案例。它用空间压榨换火力密度,以技术仿制替代自主创新,在战术层面制造局部威慑,但在战略层面还有体系短板。毕竟,现代海战早已超越“导弹数量竞赛”,信息融合、协同作战与持续保障能力才是决胜关键。
朝鲜“崔贤”号既是技术奇迹,也是政治宣言。它提醒世界,在大国博弈缝隙中,小国亦能以非常规手段撬动战略天平,而东北亚惊涛骇浪,或许才刚刚开始。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