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李兆基治丧委员会名单公布,全是香港富商政要,李嘉诚父子没参与

喜庆的梦想 · 2025-4-26 05:16:53
香港第二大巨富李兆基在3月离世,他的后事安排引发全城关注。
这位坐拥千亿身家的商界传奇人物,用一生书写了"楼神"神话,如今最后一程的每一个细节都牵动着公众目光。
4月27日下午,香港殡仪馆将为他举行庄严的佛教仪式设灵。
令人瞩目的是,这场告别仪式特别安排在次日上午举办公祭,整个流程控制在两天内完成。
李家后人这番"短平快"的安排,既保持了豪门体面,又避免长时间占用公共资源,被外界称为"教科书级别的治丧方案"。
直到仪式临近,治丧委员会名单才揭开神秘面纱。
现任特首李家超亲自挂帅主任委员,两位前特首董建华、梁振英担任荣誉主任,三大特首同框的场景实属罕见。
政商名流云集的名单中,霍英东家族、郑裕彤家族、郭氏兄弟等香港老牌豪门集体亮相,就连澳门赌王吕志和家族也派长子吕耀东出席。
有趣的是,名单上唯独少了李兆基的老对手李嘉诚家族。
1.jpeg
这对缠斗半世纪的"双李"最终未能同框,给外界留下些许唏嘘。
不过知情人士透露,治丧委员会成员均为自愿加入,未列名者仍可通过其他方式致哀,不必过度解读豪门恩怨。
治丧委员会发布的讣告堪称"商业巨子的人生总结报告"。
除了详述后事流程,特别用整段篇幅回顾他捐建清华大学李兆基科技大楼、设立香港大学李兆基会议中心的善举。
文末"心系祖国,热心公益"的八字评语,为这位爱国商人盖棺定论。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吊唁人潮,李家祭出"分流妙招"——在殡仪馆对面球场搭建巨型帐篷悼念区。
这个占地数千平米的临时灵堂,不仅1:1复制殡仪馆布置,还特设多媒体展区循环播放纪念影片。
现场展示的各界唁电中,不乏内地政商界要员的亲笔信函。
2.jpeg
更令人期待的是五一黄金周揭幕的《李兆基博士纪念展》。
在2024年刚落成的恒基新商厦里,观众将看到他从顺德老家带来的金秤、珍藏的百达翡丽怀表,甚至还有1958年恒基地产初创时的原始账本。
这些从未曝光的私人物品,将串联起一个鱼档小子到地产大亨的逆袭之路。
细心人士发现,展览主题"和光同尘"四字暗藏玄机。
这既取自《道德经》的处世哲学,又巧妙嵌入李兆基"和谐共享"的经营理念。
展品中那支陪伴他谈判百亿地皮的万宝龙钢笔,笔帽磨损处还留着经年累月的指纹印记。
家族发言人透露,后事筹备耗时月余并非拖延,而是精益求精。
单是挑选下葬吉日就请动三大堪舆名师共同推算,最终选定李兆基出生地顺德大良的"双龙抱珠"宝穴。
3.jpeg
棺木选用产自缅甸的千年金丝楠木,表面雕刻的祥云图案由非遗传承人亲手打造。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治丧过程未见任何宗教法器或奢华陪葬品。
知情人士透露,这正契合李兆基晚年"厚养薄葬"的遗训。
灵堂布置的素雅白菊全数采购自顺德花卉基地,既是对故乡的反哺,也暗合他"落叶归根"的心愿。
治丧委员会成员郑家纯感慨:"李生常说商人要懂'留白艺术',这次后事安排正是他人生哲学的完美演绎。
"从简朴而不失庄重的仪式,到充满文化底蕴的纪念展,每个细节都彰显着这位商业巨擘的处世智慧。
香港市民在街头议论纷纷。
中环白领张先生感叹:"能在铜锣湾闹市搭出千人悼念区,也只有'四叔'有这个能量。
4.jpeg
"深水埗的茶餐厅里,老街坊们翻着报纸上的讣告唏嘘:"当年他给街市装冷气,我们就知道这是个不忘本的生意人。
"
随着公祭日期临近,恒基地产股价悄然上涨2.3%。
资本市场用数字说话,印证着这位商业帝国缔造者无可替代的影响力。
而他留下的慈善基金仍在持续运作,据悉已锁定内地10所乡村学校的教学楼改建项目。
殡仪馆外,工作人员正在调试球场的4K直播设备。
这个创新举措既满足疫情防控需求,也让无法到场的海外故交能云端送别。
技术团队透露,直播系统特别设置延时功能,确保每个致哀画面都能完美呈现。
5.jpeg
顺德老家已为迎灵做好万全准备。
大良街道办特意重修了李兆基幼时走过的青石板路,沿途民宅自发挂起素色绸带。
当地老人回忆说:"阿基小时候帮家里看米铺,算盘打得比账房还快,谁能想到后来拨动的是香港地产风云。
"
在这场精心筹备的人生谢幕礼中,最动人的细节藏在治丧手册的末页——李兆基2008年手书的"宁亏自己,不亏大家"八字真言。
这或许就是他能赢得政商界共同敬重的终极密码,也是香港黄金年代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