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在金正恩治理下,朝鲜富人们居住的高档小区怎么样?

风吟枪啸 · 2025-4-3 03:21:07
金正恩2011年上台后,朝鲜的首都平壤发生了不少变化,尤其是城市建设这块儿。过去,朝鲜给人的印象是大片老旧的苏联式建筑,生活条件普遍一般。
但这几年,平壤冒出来一批高档住宅小区,比如未来科学家大街、黎明大街、仓田大街啥的,这些地方可不是给普通老百姓住的,而是专门为精英阶层——科学家、高级官员、艺术家这些群体打造的。说白了,就是给“富人”或者说“有地位的人”准备的。
房子新、设施全、环境好,跟朝鲜其他地方比起来,差距不是一点半点。金正恩上台后喊过要把平壤建成“社会主义文明城市”,这些小区就是他推的城市化项目的一部分。
1.jpeg
金正恩时代的新面貌

从2012年开始,平壤的基建速度明显加快,高楼一栋接一栋地起来,尤其是2015年到2018年这段时间,未来科学家大街和黎明大街相继完工,成了平壤的新地标。
这地方2015年建成,位置就在平壤市中心偏西,紧挨着大同江。名字听着挺高大上,其实是金正恩亲自给起的,意思是给国家的科技人才提供好条件。住在这儿的,大多是大学教授、科研人员,还有一些政府部门的骨干。
未来科学家大街的住宅楼看着就气派,最高的有20多层,外墙刷得干净整齐,有的还装了玻璃幕墙,反正比普通朝鲜人住的那种低矮水泥楼强太多了。
据朝中社报道,这儿的公寓面积普遍在100平米以上,三室一厅是标配,有些甚至还有额外的储物间。厨房里装了电冰箱、电磁炉这些家电,卫生间也有热水器。这在朝鲜可不是小事儿,因为大部分地方连电都不稳定,更别提家家户户用上现代化电器了。
2.jpeg
小区不光房子好,周边设施也挺齐全。未来科学家大街有个小型商业区,里面开了几家店,有卖面包的、有卖衣服的,还有小饭馆能吃上热乎饭。
朝鲜虽然经济不咋样,但这些高档小区里的商店货品相对丰富,至少能买到日常用品和一些简单零食。听说还有个咖啡店,名字叫“友谊”,听着就挺接地气。
除了商店,小区里还有学校和诊所。学校是给居民小孩儿读的,教学条件比农村那些破旧小学好得多。诊所虽然不大,但能处理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省得跑大医院排队。
图书馆也有,藏书不算多,但对喜欢读书的人来说,算是个安静去处。这些设施加一块儿,生活便利度绝对比平壤其他老小区高出一大截。
3.jpeg
未来科学家大街的环境也值得夸一句。小区中间有个中央公园,种了不少树,松树、杨树啥的都有,夏天绿油油的,看着就舒服。公园里还有人工湖,虽然不大,但水面干干净净,挺适合散步时看看风景。
朝鲜的空气质量本来就不错,再加上这些绿化,住在这儿的人呼吸的都是新鲜空气,跟平壤那些老工业区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说完未来科学家大街,再看看黎明大街。这地方2017年落成,算是金正恩基建项目的又一个大手笔。黎明大街在平壤东边,靠近牡丹峰,楼比未来科学家大街还高,最高的有50多层,外形有点像现代化的写字楼群。朝中社当时宣传说,这儿住了好几千人,都是国家重点培养的人才。
黎明大街的房子设计更现代化,楼与楼之间间距挺宽,不显得压抑。公寓面积跟未来科学家大街差不多,但布局更紧凑,有些是两室一厅,适合小家庭。外墙用了不少玻璃,晚上灯光一亮,远远看去挺漂亮。听说有些楼还装了太阳能板,虽然用得不多,但至少说明政府在尝试新东西。
4.jpeg
黎明大街的配套也不差。小区附近有公交站,通往平壤市中心很方便。商业街比未来科学家大街还热闹,店面更多,听说还能买到进口化妆品和零食,虽然价格不便宜。
小区里也有幼儿园和医疗点,基本生活需求都能满足。跟未来科学家大街比,这儿交通位置更好,但绿化稍微少点,显得有点“城市化”过头。
仓田大街是另一个代表,2014年建成,位置靠着大同江,风景没得说。这儿住的多是政府官员和文艺界人士,算是平壤的“老牌”高档小区之一。金正恩上台后,这地方又翻新了一遍,楼更高了,设施也升级了。
5.jpeg
仓田大街的公寓外墙涂成浅黄色,看着挺温馨。房间面积跟其他高档小区差不多,但阳台设计是个亮点,能直接看到大同江,早上起来看江面雾气,确实有点“天堂”的感觉。绿化也不错,沿江有条步行道,种满了柳树,夏天晚上散步的人不少。
这儿的生活设施比不上黎明大街那么热闹,商店少点,诊所也小。不过安静是优点,适合喜欢清静的人。
听说有些居民还能用上稳定的电力和网络,虽然网速慢得像蜗牛,但能在朝鲜家里上网,已经是“富人待遇”了。
6.jpeg
为啥这么舒服?

这些高档小区能这么舒适,跟金正恩的政策脱不开关系。他上台后特别重视平壤的城市形象,提出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朝鲜经济底子薄,外汇少,物资也不富裕,但金正恩硬是把资源集中起来,优先搞定首都的基建。
比如未来科学家大街,据说光建设费用就花了好几亿人民币,工人连夜赶工,2015年10月就剪彩了。黎明大街更夸张,2016年动工,2017年就住人,速度快得让人咋舌。这些项目靠的是国家拨款和人力动员,普通朝鲜人可能还住不上,但对精英阶层来说,确实是实打实的好处。
金正恩还亲自视察过这些小区,朝中社经常报道他站在阳台上指指点点的照片。他强调要把房子建得“实用又美观”,还要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这话听着挺实在,实际效果也看得见,至少这些地方的水电供应比别处稳定,生活条件确实上了一个台阶。
7.jpeg
当然了,说这些小区“宛若天堂”也不是完全没毛病。舒服是真,但局限也明显。首先,能住进去的人太少了,朝鲜2300多万人口,平壤才300万左右,而这些高档小区加起来也就住几万人,占比小得可怜。普通老百姓别说住,连进都进不去,门口有卫兵站岗,身份不够压根儿没戏。
其次,资源分配不均是个硬伤。平壤的高档小区用电用水都优先保障,可农村和偏远地区经常停电,差距大得让人感慨。听说有些地方连烧柴做饭都是常态,而未来科学家大街的居民却能用电磁炉炒菜,这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还有,建这些小区花了不少钱,但朝鲜经济本来就紧巴巴,外界猜测这可能是“面子工程”,为了对外展示“国家强大”。不过对住里面的人来说,这些问题他们可能不太care,毕竟生活质量实实在在提高了。
8.jpeg
要真明白这些高档小区有多舒服,得跟朝鲜普通人的生活对比一下。一般朝鲜人住的是啥样呢?大多是老旧的单元楼,几十年前建的,墙皮脱落,窗户漏风,冬天靠烧煤取暖。
电是奢侈品,一天能用几个小时就不错了,水也得自己去井里打。吃饭就更简单了,玉米粥配咸菜是常态,肉一年吃不上几次。
再看看高档小区,房子新不说,水电齐全,商店就在楼下,公园还能遛弯儿。吃的也好些,至少面包、肉类这些不缺,甚至还能喝上咖啡。这生活水平,完全是两个世界。难怪有人说,能住进这些地方的,都是“金正恩眼里的宝贝”。
国际上对这些高档小区的评价两极分化。支持的人觉得这是朝鲜进步的象征,说明国家在努力改善生活,至少一部分人过得更好了。批评的人却说,这不过是给精英的特权,普通人没份儿,还浪费了本来就少的资源。韩国媒体就经常拿这个说事儿,讽刺平壤是“精英的天堂,人民的苦海”。
9.jpeg
参考资料
金正恩领导的朝鲜:平壤一套三居室43万元人民币 中国日报网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