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王健林,又有大麻烦了

琳淼随笔 · 2025-3-25 09:53:28
2025年3月20日,一则来自天眼查的股权冻结信息,将王健林及其掌控的大连万达集团再度推向舆论漩涡中心。据披露,大连万达持有的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80亿元股权被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全额冻结,冻结期限至2028年3月17日。这是继年初1200万股权冻结、累计执行金额超60亿元后,万达债务危机的最新进展。
<hr>债务危机升级:80亿股权冻结与流动性绞杀

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的股权冻结并非孤立事件。2025年以来,大连万达集团已累计被冻结股权超50亿元,被执行总金额达63亿元。其中,2月被甘肃矿区法院执行17.1亿元,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冻结万达商管19.79亿元股权,横琴法院冻结万达文化1亿元股权。此次80亿冻结的标的公司注册资本恰好为80亿元,由万达全资控股,其业务涵盖文化产业投资等,但实际折射的是万达流动性管理的长期隐痛。
冻结股权直接影响企业融资能力,万达的融资成本或将进一步推高。此次执行法院位于郑州——曾因“保交楼”压力备受关注的城市,或暗示司法行动背后更宏观的金融安全逻辑。
1.jpeg
<hr>断臂求生:轻资产转型的困局

为缓解债务压力,万达近年加速“卖卖卖”策略:

  • 抛售资产:2025年仅开年一个月,便出售铜陵、宣城等5座万达广场,接盘方多为险资(如新华保险、阳光保险),近两年累计出售20座广场;
  • 减持套现:3月通过旗下公司减持万达电影股份,套现超3亿元;此前万达电影控股权已转让给上海儒意,实控人变更为柯利明;
  • 质押股权:王健林个人持有的7702万元股权及19.5亿元银行存款被冻结,大连合兴投资(掌控万达99.76%股份)成债务风暴核心。
尽管万达宣称轻资产转型,但其核心收入仍依赖商管费,而母公司的信用危机已动摇合作方信心。
2.jpeg


<hr>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对赌与诉讼夹击

万达的危机因资本对赌协议进一步激化:

  • 中东资本600亿注资难挽颓势:2024年引入太盟等机构投资后,市场原以为危机暂缓,但珠海万达商管IPO仍无实质进展,对赌压力未消;
  • 盟友反目:永辉、苏宁等昔日合作伙伴提起仲裁,要求万达支付股份回购款及违约金超180亿元。其中,苏宁追讨50.4亿元,永辉索赔38.59亿元,均与万达商管上市失败触发回购条款相关。
这些诉讼暴露万达“高杠杆+对赌”模式的致命性——即便引入中东资本,也难以填补历史债务的深坑。
3.jpeg


<hr>行业寒冬下的缩影:地产黄金时代终结

万达的困境是房地产行业整体低迷的缩影:

  • 政策收紧:住建部强调“稳住楼市”,但房企融资渠道持续收缩,富力地产等同行亦面临债券展期压力;
  • 模式失效:传统“高杠杆、高周转”策略在行业下行期失效,万达即便转型轻资产,仍需依赖地产销售现金流;
  • 新赛道挑战:王健林虽布局大健康产业(如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合作医疗项目),但相较马云押注生物科技、钟晱晱深耕疫苗领域,万达转型步伐仍显迟缓。
4.jpeg
<hr>淼淼个人认为:万达的危机本质是时代更迭下传统地产豪强的必然困境。当“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的草莽精神撞上精细化运营的时代需求,王健林的断臂求生能否真正重构商业逻辑?若轻资产模式仅是“旧酒装新瓶”,万达是否终将沦为资本游戏的牺牲品?更值得深思的是,在房地产信用体系崩塌的当下,行业巨头是否应重新定义“成功”——是追求规模神话,还是聚焦可持续生存?欢迎读者分享您的见解。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