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李嘉诚结局已定,长和市值暴跌,收到中方信号,巴拿马硬怼美国

悠悠史记A · 2025-3-23 01:52:01
李嘉诚的结局基本定了,长和集团市值大跌,也收到了中方的明确信号。同时,巴拿马直接硬怼美国,场面非常紧张。
事情是这样的,李嘉诚家族旗下的长江和记集团最近试图把巴拿马运河的港口等一批资产卖给美国,结果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1.jpeg
美国甚至威胁要对巴拿马采取军事行动,而巴拿马则毫不客气地怼了回去。
对于李嘉诚来说,这事儿可能是他做梦都想不到的——在他人生的晚年,居然会遭遇这么严重的舆论危机!
如今,他的长和集团陷入困境,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2.jpeg
根据环球网3月19日的消息,目前双方已经就一些原则性条款谈妥了。贝莱德方面计划在4月2日对这笔交易进行投票决定,也就是说,李嘉诚正式签字出售港口的倒计时只剩下12天了。
关于这件事,网上现在有不少不同的声音。
3.jpeg
第一种观点觉得没啥问题,说这就是一笔普通的商业交易。
第二种观点认为李嘉诚不爱国,觉得把港口卖给美国肯定会损害中国的对外贸易,到时候中国的船只可能会被收高额停靠费,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第三种观点则猜测李嘉诚可能是被“胁迫”了,毕竟他在海外有那么多资产,很可能被拿捏住了。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最近李嘉诚已经被港府和港媒狠狠批了一通,舆论对他非常不友好。
4.jpeg


3月21日,港媒《大公报》又发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停止交割,切勿因小失大”,文章强调,中国是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用户,这些港口对中国的国家利益非常重要,不能轻易放手。
与此同时,新加坡的《联合早报》却连续发文为李嘉诚辩护。
5.png
其中一篇文章《中方如何处理长和交易》提到,特朗普如果再次当上美国总统,肯定会盯上巴拿马运河,而长和选择赶紧把港口卖掉,明显是想避开中美之间的激烈博弈。这种做法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也算是一种常见的商业策略。
不过,《联合早报》也说了,像这种敏感、影响广泛的交易,谨慎处理是没问题的,但有些做法值得商榷。
6.jpeg
比如媒体直接给李嘉诚扣帽子、兴师问罪,煽动舆论情绪,用所谓的大义大节来绑架企业,这种方式未必合适。
先不说新加坡的观点有没有偏向,但这次的事,美国有没有耍手段?
感觉肯定是有的。甚至新加坡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发这样的文章,都可能背后有美国的影子。
从手段上看,美国用行政权力干预市场交易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理由也简单粗暴:为了“美国安全”。
7.jpeg
在这种政策下,不仅很多美国企业拒绝对中国提供芯片等产品,连欧盟也被带着节奏,以“强制劳动”为借口,逼迫欧洲企业不买某些中国商品。
同时,美国还把矛头对准了中国企业,像华为、中兴、TikTok这些公司,早就被他们针对过很多次了。
不过这次,美国“学聪明”了,藏在幕后不吭声,暗中操作。
8.jpeg
当然,李嘉诚也不是完全无辜。毕竟有那么多企业家早就给他做过示范,他的选择不止这一条路。
在很多人眼里,李嘉诚的名声一直不太好,觉得他是个没有家国情怀的商人,精明是精明,但也很自私。
9.jpeg
李嘉诚还有个外号,叫“潮汐猎人”。意思是说,他的眼光特别毒辣,总能提前看清局势的变化,在事情发生之前就抽身而退,避免自己被卷进去。
最近,李嘉诚的一句话又被翻了出来。他曾说:“过去和现在的政府,从来没有给我一丝一毫特殊的权利。”
10.jpeg
这句话似乎也在暗示些什么。
所以,李嘉诚这次的做法可能也有他的理由,但如果在国家大义面前做出损害国家利益的事,那就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毁根基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件事现在还不是完全没有回旋的余地。
11.jpeg
3月14日,北京的专机飞到了巴拿马,进行了两天的友好访问,现在已经顺利返回北京了。
如果看这次舆论发酵的时间点,和专机到访的时间确实很巧,再结合最近的舆论风向,李嘉诚旗下长和集团这笔交易基本上已经被定性了,大局也差不多已经确定。
12.jpeg
这些年,中国的发展速度大家都有目共睹,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国家的能力和决策。
至于李嘉诚,现在美西方已经习惯把经贸问题政治化,中国企业在海外拓展时更需要明白一个道理:不能脱离国家利益的保护。
13.jpeg
任何商业决定都得回答一个关键问题——是甘愿成为竞争国家的牺牲品,还是选择参与祖国的崛起?
接下来,就看李嘉诚会用什么行动来回答这个问题了。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