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半山的晨雾还未散去,五十六岁的关之琳照例会在七点准时推开通往露台的落地窗。二十平米的大理石露台上,晨光正斜照在那只2015年苏富比秋拍会上竞得的翡翠手镯上,这种成色的老坑玻璃种,如今在拍场上的竞价每克都要乘以黄金价格的十五倍。

她漫不经心地转动着腕间的玉镯,这种习惯性动作和三十年前在西贡片场等待开机时,摆弄戏服袖口的姿态并无二致。
1985年的香港楼市正在经历周期性震荡,刚从新艺城片约中挣得首桶金的关之琳,并未像同期女星般急着购入浅水湾的豪华公寓。

她悄悄把目光投向半山司徒拔道的老旧唐楼,每呎380港元的价格几乎是当时九龙城寨的三分之一。这个决定让她的首套房产在1997年金融风暴前出手时,账面收益足足翻了二十倍。如今穿梭在她名下的四栋物业间,能清晰看见香港三十载楼市的涨跌曲线——

屯门商铺见证着跨境消费的兴起,铜锣湾写字楼记录着资本更迭的潮汐,而收藏室保险柜里的二十七本不动产权证,每份扉页都盖着不同年代的印花税章。
珠宝陈列室里恒温恒湿的环境需要每日维护,那些被封存在丝绒衬垫上的收藏品,每一件都对应着特定年份的记忆。2011年购于佳士得的15.04克拉缅甸鸽血红,是她结束第二段婚姻时给自己的礼物

2018年在日内瓦拍得的ArtDeco时期钻石项链,特意选在与某金融集团达成合作协议的次日交割。那些流光溢彩的宝石在防弹玻璃后沉默,倒映着主人四十年资本运作的缜密心思。当她在去年秋拍释出五十一件藏品时,连苏富比亚洲区总裁都惊讶于这批珠宝购入时的精准时点——正是每次金融危机后的价值洼地。

周三下午三点的半岛酒店大堂,侍者早已熟稔她偏爱靠窗第二张圆桌的习惯。蓝鳍金枪鱼刺身还未呈上,定制款鳄鱼皮手袋里的百达翡丽6104G突然震动——这是私人银行发来的境外资产配置提醒。这样琐碎的财务事项本该交由专业团队处理,但她依然坚持每周亲自核对持仓明细。就像三十年前在清水湾片场,即便有替身演员待命,武打戏的每个踢腿动作仍要亲力亲为。

衣帽间的感应灯随着脚步渐次亮起,十二个定制衣柜按季节和场合严格分区。当指尖抚过真丝衬衫第三颗纽扣时,突然想起明天要去深水埗探访独居老人的行程。那套洗得发白的李维斯牛仔裤和帆布鞋,此刻正安静躺在储物柜最底层,衣服内袋里还装着去年收到的手写感谢信,信纸折痕处沾着的茶渍早已干涸成深褐色的印迹。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