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东欧小国最近成为了全世界的焦点,因为在中美的大国博弈中,这个国家居然选择了践踏中国的底线,并在中国多次善意的提醒后仍然执迷不悟。在立陶宛决定允许以台当局名义设立所谓“代表处”一事时,中国就通过撤回驻立大使表态,可如今立陶宛继续纵容“台独分子”,与其狼狈为奸,中方直接将两国关系降至代办级,可即便如此,立陶宛居然毫无悔过之心。

在11月26日,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访问美国时谈及有关激怒中国一事,他表示中国的愤怒是“意料之中”,他还解释称“中国政府的语气并没有十分咄咄逼人,但人们已经预料到了,两国关系紧张会进一步升级”。而且,兰茨贝尔吉斯还认为,中国对立陶宛的态度只是暂时的,过不了多久,两国的关系就会回归正常化。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驻立陶宛大使馆在前一天发表通知称,因为技术原因,领事业务从当天开始暂停。兰茨贝尔吉斯还解释,确实是没有收到任何官方信息,可能真的是存在技术问题。其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所谓的技术问题不过是一个借口,中国和立陶宛两国关系的恶化已经不可避免,外交关系降级至代办级已经是中国最后的底线,如果立陶宛还打算一错再错下去,那么两国断交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即便如此,兰茨贝尔吉斯还在给本国的错误行径找借口,中国已经在国际舞台上多次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任何国家都没有资格指手画脚。美国虽然常常打台湾牌,但也绝不敢做得如此过火,立陶宛既然非要当出头鸟,那中国绝不会轻易放过它。

更可笑的是,兰茨贝尔吉斯虽然嘴上说着希望中国和该国关系能够恢复正常,但被问及打算如何改善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时,他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美国确实是给立陶宛提供了价值6亿美元的出口信贷协议,但从长远来看,立陶宛得罪中国的损失可是要比这6亿美元多。
就连兰茨贝尔吉斯自己都清楚,并在接受美媒采访时直言,每隔几天就会有一家立陶宛企业表示,其在中国的生意受到了影响。
除此之外,立陶宛现在还面临严峻的能源短缺危机,在这之前,美国和中国签署了能源合同抛弃了欧洲,这也让立陶宛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局面。那这么一个小国到底为什么敢和中国叫板呢?

俄罗斯学者季莫菲·博尔达切夫就指出,立陶宛其实根本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国家,它只是一个主权非常有限的地理区域,在国际竞争环境中甚至都没有立足之地。这么一块土地自以为可以假装行使外交政策,还试图和既定的国际参与者保持关系。
立陶宛政府始终认为,他们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不会在做错事情后会受到影响,于是便大胆地违反国际公认的一个中国原则,还和台湾当局试图建立“正式联系”。在这之前,立陶宛政府也试图叫板俄罗斯,如今可以说立陶宛是中俄两国共同的敌人,但这样的一个小国对于中俄来说,不值一提,只是它在国际上的喧嚣有些吵人罢了。
从历史上来看,立陶宛在15世纪末依附于波兰,18世纪时成为了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在十月革命后,虽然立陶宛独立了,但没过多久首都就被波兰占领,到了1940年,立陶宛成为苏联的一部分,再到21世纪初,立陶宛这个国家才算是开始独立。如此来看,立陶宛根本就不明白什么是主权国家,也不清楚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所有的责任。
总结来说就是,立陶宛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国家,这么多年来一直是靠依附于别国生存,现在则是依附于欧盟、美国。所以,立陶宛政府不会认为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造成的结果要买单。

再加上,立陶宛加入欧盟后,直接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初始人口,这些人去了西欧国家生活。由于欧盟共同市场的条件太过于苛刻,立陶宛的教育系统衰落,该国的精英几乎都是从海外学成归国执政,他们也大都是在加拿大或美国学成而归,所以他们为美国的利益服务也是意料之中,而且甚至在很多时候甘当“不请自来的舔狗”。
立陶宛现在赖以生存的活计就是靠向美国表达忠心,利用主权国家的地位去做迎合西方世界的事情,而后来换取相关利益。也就是说,立陶宛并不是真的仇视中国,只是为了赚反华的钱才这样做。
在俄学者看来,中国认为任何个人或国家都不是无药可救,可问题是,立陶宛这个国家的本质就是不负责任,而且只有具备理性行为品质的国家才是真正的主权国家,很显然立陶宛不具备这样的品质。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