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们糊涂啊,把我弄死,你也卖不出票去!"郭德纲这句砸在相声圈的狠话,如今听来像句预言。当年被嘲"猖狂"的老郭,硬是靠实力让德云社成了相声界的金字招牌。反观曾与他齐名的"南张"张伯鑫,最近两场商演门票低至88元,开票三天竟连一张都没卖出——这巴掌,市场扇得比谁都响。
相声江湖向来认角儿不认名。2004年德云社在天桥剧场开箱时,台下就坐着个戴墨镜听相声的老头。散场后老头拉住郭德纲:"你这嗓子得省着用,能唱六十年。"后来才知道这是相声泰斗马三立。二十年过去,德云社从月赔九千到年入过亿,靠的是小剧场里磨出来的真功夫。而顶着"高英培关门弟子"光环的张伯鑫,在《相声有新人》里对着孟鹤堂那句"我们让了",倒成了观众最深的记忆点。
市场从来不讲情面。4月4日淄博大剧院588个座位空空荡荡,288元的VIP区像块烫金补丁。这场景让人想起2010年德云社"八月风波"后的首场商演,郭德纲返场22次,观众愣是把180元的票喊到值回票价。如今张伯鑫团队在济南挂出"惠民票价"的横幅,倒像是给自家实力贴的免责声明。
师承在相声行当是敲门砖,却不是保险柜。马贵荣的干儿子、名门之后的标签,在抖音点赞量里能换二两薄面,到了真金白银的商演市场,观众可不管你是哪派传人。就像郭德纲说的:"商演成功不叫能耐,能卖满十年才是真本事。"德云社连办18年的"开箱封箱",早把观众养成了认人不认庙的脾气。
流量时代的戏台子更残酷。曹云金直播间人气冲到10万+,线下商演照样要打七折;张云雷把荧光棒带进相声园子,姑娘们是真愿意为他背贯口。反观高兴社的年轻演员,在抖音发段子点赞刚过百,转头就想让观众掏钱买票,这账本怎么算都是亏的。郭德纲当年睡玻璃橱窗挣来的观众缘,现在后辈们想靠剪辑特效讨回来?
当288元的票都无人问津时,我们该问的是:是观众不识货,还是角儿不扛活儿?流量为王的时代,传统行当要的是会来事儿的网红,还是真能把场子烧热的手艺人?张伯鑫的冷清场子像面照妖镜,照出了多少顶着大师名头混饭吃的"纸老虎"?下次再有名家之后开专场,您会为他的师承买单,还是等着看真本事?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