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王菲说对了,不给孩子留财产自己潇洒的龚琳娜,已走上另一条大道

娱海拾忆人 · 昨天 21:09
龚琳娜,这位备受瞩目的歌手,最近因离婚而再次引发热议,2024年10月,她与老锣的婚姻画上了句号,结束了长达20年的感情,离婚不仅是她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更是她追求自由与自我的开始。


龚琳娜的离婚并不意外,因为早在之前就有媒体曝出,两人的感情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一度传出离婚的绯闻,而此次龚琳娜的公开表态,也算是对外界猜测的一种回应,她选择了大理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1.jpeg

艺术路上寻自我

龚琳娜自幼展现非凡天赋,出生在普通工薪家庭的她,很早就接受了艺术培养,五岁那年,她首次在媒体上公开亮相,十二岁时,她已经随艺术团体远赴法国参与演出。


十六岁,她通过自荐顺利进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后来她被保送至声乐系,毕业后加入中央民族乐团,她的早期职业生涯,可以用“一片坦途”来形容。


2.jpeg

但2002年一次“假唱”风波,让她对主流歌手的身份产生了抵触情绪,她认为自己不符合世俗对“漂亮女孩”的定义,曾因外貌评价陷入自卑。


这些内心挣扎,促使她寻找艺术上的真正突破,在音乐创作遭遇瓶颈时,一场演出中偶然听到的巴伐利亚琴声吸引了她。


3.jpeg

她经人引荐结识了巴伐利亚琴演奏者老锣,第二次见面时,她与老锣即兴合唱了三个多小时,第一次体验到那种无需迎合观众、纯粹沉浸音乐的自由。


老锣自由随性的音乐理念与她高度契合,为此,她放弃了国内的稳定工作,辞去了中央民族乐团的“铁饭碗”,跟随老锣远赴德国,开启了艺术新篇章。


4.jpeg

老锣为她量身创作了多首歌曲,其中《忐忑》最具代表性,这首歌凭借独特的旋律和没有传统歌词的创新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轰动。


《忐忑》曾荣获欧洲“聆听世界音乐”最佳演唱大奖,并受邀在格莱美现场演出,这首歌让她闻名世界,但也因风格独特受到不少质疑和批评。


5.jpeg

在《忐忑》之后的创作中,她的作品风格开始趋于雷同,遭遇了艺术瓶颈,为了在艺术上实现突破,她开始寻求与老锣之外的音乐人合作。


最终,她决定终止与老锣在艺术创作上的合作,近期,她以全新的时尚“嘻哈”形象,在《新说唱2025》中担任明星制作人。


6.jpeg

这不仅展示了她持续探索音乐边界的姿态,也印证了她从过去的“忐忑”走向了如今的“不忐忑”,她通过新书《自己,不忐忑》记录了40岁到50岁这十年间的成长心路。


她在书中提到,自己花了五年时间学习如何做自己,又用了五年时间学会了“不忐忑”,她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出人意料的转变。


7.jpeg

二十年婚姻的告别

龚琳娜与老锣二十载的婚姻,从最初的相互吸引与艺术共鸣开始,最终因过度依赖和个人成长需求的分化而走向了终点,这场体面的告别,标志着她对个体独立价值的深刻领悟。


2002年,她在观看乐队演出时与老锣相识,老锣在她迷茫期出现,给了她很多启发,她不顾母亲反对,坚持与老锣结婚,两人于2004年在贵阳老家举办了民族特色婚礼。


8.jpeg

婚后,他们育有两个儿子,家庭生活一度被她形容为幸福多彩,老锣在家庭中扮演着称职的角色,除了生孩子,他几乎包揽了所有育儿和家务。


老锣不仅在音乐上成就突出,还是一位出色的厨师,也常为她挑选衣物,她曾感觉两人的婚姻关系过于紧密,彼此依赖过深。


9.jpeg

她认为这种过度依赖,最终导致双方失去了独立空间,甚至让人感到窒息,疫情期间,两人异地分居,她开始独自处理生活事务。


她发现自己对老锣的依赖逐渐减少,这让她意识到作为个体独立的重要性,2020年,她收到了老锣的分手信。


10.jpeg

信中写道“我爱你,但我不是你的”,预示了这段婚姻的终结,得知老锣有了新伴侣后,她经历了一段痛苦时期,她向朋友寻求开导,最终明白感情出现问题时必须果断处理。


外界对离婚原因可能存在诸多猜测,但她与老锣选择了一种平和且尊重的告别方式,她在社交媒体上与老锣共同演唱了他们的定情曲《忐忑》,以此平静地告别过去,而不是争吵。


11.jpeg

2024年10月,她与老锣离婚的消息公开,引起广泛关注,她选择用一场“体面的分手仪式”,为这段长达二十年的婚姻画上句号,她的母亲对她离婚的反应平静,似乎对此早有预料。


活出自我,也给孩子自由

龚琳娜对子女教育和遗产观念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她突破传统亲子束缚的核心理念,她强调孩子作为独立个体自由成长,也与王菲等人的育儿观有相似之处。


12.jpeg

她公开表示不打算为两个儿子留下房产等物质财富,她坚信,给予孩子自由比留下任何物质遗产都更为重要,她不希望孩子被房子所困扰,她认为财富都是身外之物,更鼓励孩子通过自身努力去创造精彩人生,这种观念与王菲“视孩子为独立个体”的育儿观高度契合。


两者在不控制、不捆绑孩子这一点上异曲同工,王菲曾支持女儿窦靖童的个性选择,只在原则性问题上给予提醒。



如今她与孩子们相处模式更加轻松自在,大儿子会带她漫步森林,小儿子则提议一起做饭,她的音乐天赋也成功遗传给了两个儿子,一家人常在家中享受音乐时光,她认为人必须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也明白,控制和牺牲,并非维持婚姻或育儿的长久之计。


洱海畔心安处

离婚后的龚琳娜选择迁居大理,这种地理上的转向,象征着她对简单生活、内心平静和个体独立的全方位追求,她正在构建一个与自我更为和谐的生存环境。


14.jpeg

她离开北京,在2024年初迁居风景宜人的大理,她选择租住一处带有庭院的房子,而不是置业,这同样反映了她“财富身外物”的观念。


她在洱海畔享受着晨听山风、傍晚散步的惬意日常,她在大理的院子里种植蔬菜、莳弄花草,过着田园般的生活,她不仅自己创作音乐,也乐于与邻居分享音乐,教他们唱歌,她发现独立生活并非想象中那么糟糕。


15.jpeg

反而让她重新认识了孤独感,这强化了她作为独立个体的认知,如今的她,更加注重内心的平静与自由,选择享受简单生活,这种生活方式让她活得更真实,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度过每一天。


16.jpeg

结语

龚琳娜的故事超越了个人经历,为公众提供了关于婚姻、育儿和自我价值重塑的深刻启示,她的经历证明,真正的自由源于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和勇敢掌控自我,她的经历提醒人们,无论是婚姻还是育儿,一味地控制与牺牲,都不是长久之计,不给孩子留财产,是出于对孩子独立能力的信任,并非无情。
结束婚姻,不是不再爱,而是懂得先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五十岁的她,没有活成社会期待中的“贤妻良母”模式,却活成了最真实、最自由的自己,她的音乐和她的人生,都展现了从“忐忑”到“不忐忑”的蜕变,这预示着未来更多精彩可能,也为更多人提供了思考和选择的勇气。
信息来源:羊城晚报|龚琳娜:就这样遇见“忐忑”的老锣
新周刊|结束20年婚姻,她终于不忐忑了
17.jpeg



18.jpeg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