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曾靠短视频一夜爆火,日入百万的郭有才,如今怎么销声匿迹了?

元素哒哒 · 4 小时前
流量这事它可能让你一夜成名,也可能让你掉到深渊。[熊吉]

2024年菏泽南站的候车大厅里,一个身穿白衬衫的男人抱着吉他唱起《诺言》,这段视频上传后,播放量在72小时内突破2亿,郭有才的粉丝从19万涨到1000万只用了12天。

他10岁失去母亲,13岁辍学打工,他反复提起每次讲述都能引来直播间里铺天盖地的礼物和安慰,他曾花6块钱买网课学唱歌,这个细节后来被无数自媒体当作"穷人也有梦想"的佐证。

5月中旬的某场直播,在线观众超过120万,打赏礼物价值48万元,有家公司开出5000万签约费,菏泽南站这个荒废多年的老车站突然成了打卡圣地,每天有上千人专程赶来拍视频,带动周边民宿订单暴涨。

但红得快凉得更快,爆火四个月后,郭有才在直播间开始卖货,粉丝点进来想听歌,却发现他花两小时推销产品,一场直播他唱歌不到15分钟,剩下时间都在叫卖。

有人扒出他翻唱《诺言》从未获得版权方授权,靠这首歌赚的打赏和商演费涉嫌侵权,原唱李翊君的经纪公司发出律师函,郭有才团队始终没有正面回应。
2023年他注册过一家注册资本300万的传媒公司,但在走红前一个月突然注销,有人翻出他早年的朋友圈,照片里他开着奔驰,住的是三层独栋别墅,这些证据摆在眼前,之前直播里哭诉的困苦生活显得格外讽刺。

最让粉丝难以接受的是他在某次连麦时说的话:“活着不上班行吗?你养我啊?”这句话迅速登上热搜,批评者认为他传递的是不劳而获的价值观,尤其对青少年影响恶劣。
9月网上突然流传“北大破格录取郭有才”的消息,北大招生办连夜辟谣,声明从未有过此类录取计划,这个谣言本该为他正名,结果反而暴露了团队饥不择食的营销手法,连基本的真实性都不顾。

他尝试转型做文旅主播,带着团队去各地拍视频,推广地方特产,但数据很难看,他的失误在于,拿到流量后没有思考如何把它转化成长期价值,而是急着变现,急着赚快钱,当直播间变成叫卖现场,当音乐梦想让位于商业利益,粉丝的离开只是时间问题。
对比董宇辉、李子柒这些长红的网红,他们的共同点是始终在做内容,在提供价值,董宇辉卖货也讲知识,李子柒拍视频传递美学,郭有才只有那首《诺言》和一堆真假难辨的身世故事,当流量褪去,内容才是唯一的护城河。

热度是借来的本事才是自己的,在这个人人都可能成为网红的时代,真正能活下来的,从来不是最会蹭热点的那个,而是最踏实做事的那个,流量给你舞台,但能站多久,终究要靠你自己。

郭有才的爆红和迅速“凉凉”,在评论区可是掀起了不小的讨论。
“郭有才一开始可能也是想抓住机会改变生活,他草根出身,能火起来挺励志的,说明咱们普通人只要坚持,也有可能被看到。”
“他之前塑造‘苦难’形象,结果被扒出有注册资金几百万的公司,这反差太大了,感觉被欺骗了。”
“网红不能只顾着博眼球、赚快钱,更得对社会负责,传递正能量,他翻唱歌曲赚钱被指侵权,线下演唱被质疑假唱,也让大家觉得他实力不够,光靠包装和炒作走不远。”
“网红经济看着热闹,但里面水可深了,那些看着很励志的故事背后,说不定藏着多少虚假的东西,咱们看网红可不能光看表面,得长点儿心。”
“郭有才从巅峰到谷底,太快了,这让我明白流量不是万能的,真正能走得长远还是得靠真本事和真实的自己,那些想当网红的年轻人,得脚踏实地好好提升自己,别光想着靠包装和炒作出名。”
你是更欣赏他草根逆袭的劲儿,还是觉得他这波热度褪去是必然?你觉得一个网红要想长久红下去,最关键的是什么?评论区分享你的真实看法!
信源:澎湃新闻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