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李婉华移民加拿大22年,感叹当地生活不好,想带双胞胎儿子回香港

开朗雪梨Zk · 8 小时前
“等了8小时,医生还没影,孩子烧到39°,那一刻我满脑子只有一句话:回香港。
1.png

”——李婉华上周在电台里一句吐槽,直接把主持人怼到沉默。
2.png

不是矫情,是账单先动了手。
温哥华一套独立屋,地税一年飙到1.3万加币,超市牛奶悄悄涨成4.5块,连加油都得掐着点去蹲“周二便宜三块”。
统计局刚出的数字,大温家庭月开销破万加币,比疫情前多了三成。
钱像漏水,桶再大也扛不住。
更狠的是学校。
双胞胎在本地读公校,中文只会写“你好”,回趟唐人街点单用英文。
李婉华急了:再耗下去,儿子连粤语脏话都听不懂。
3.png

她跑遍列治文补习班,一对一中文课75加币一小时,老师还是河北口音。
朋友圈一句“香港国际学校才20万港币一年,双语还不废妈”,瞬间戳心。
说搬就搬。
今年1月,她一个人飞回香港,三天内刷完九龙塘两所国际学校的开放日,当场拍板:英基+每天一节普通话,作业量刚好,放学还有咖喱鱼蛋。
儿子们试读一周,回家主动用粤语要“冻柠茶”,她差点哭出来。
房子也没卖,直接放租,每月收租6000加币,抵掉香港一半学费。
自己租了奥运站两房,窗外就是维港烟花,月租2.8万港币,比温哥华房贷低一截。
4.png

她算过账:同样日子,香港花得少,还能吃得到凌晨的烧鹅。
当然,回流不是童话。
急诊依旧要等,但起码有私家医院兜底;街道挤了点,可楼下叮叮车响一声,就知道自己活着。
最惊喜的是女儿,原本在多伦多银行做实习生,听说全家搬回去,立刻递了辞职信,理由简单粗暴:“我想天天饮茶,不想饮雪。
”现在正蹲中环咖啡店改简历,目标中资券商,起薪比加拿大高四成。
李婉华在电台里笑:“别人问我后悔吗?
我说后悔——后悔搬太迟。
5.png

”说完补一句,“现在回香港拍戏,跑龙套都开心,至少收工能吃到热叉烧,不用开车四十分钟找一家关门早的茶餐厅。

屏幕外的移民群瞬间炸锅:有人贴出超市小票,有人po医院排队照,一句“你什么时候回”刷屏。
没人再劝留下,大家心里那杆秤,早被生活压歪。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