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在《蛮好的人生》里有一场戏特打动人,她就蹲在菜市场那个鱼档跟前,帮老板卖虾,捞虾、上称、报价、收钱,一连串动作做得那叫一个顺溜,
熟练得真跟干了十年的老菜贩子没两样。就为这么一个镜头,她愣是提前跑了好几个菜市场去蹲点,盯着那些卖鱼卖虾的师傅看人家怎么吆喝、怎么算账,连塑料袋怎么扎口的小动作都学得一模一样。
这事儿一出来,我立马就想起张艺谋说过的那句话,他说现在真正能把命给角色的演员实在太少了。这话放到现在听,简直就像给孙俪量身定做的精准预告。你看她这好些年,真不像是在“演戏”了,反倒像是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直接从生活里端到了观众面前。
《蛮好的人生》里她演的那个胡曼黎,根本不是什么完美女人。就是个中专毕业、靠卖保险起家的普通女人,稍微有点小成就就忍不住飘起来,浑身上下都透着股子暴发户的俗气。丈夫出轨了,她敢直接拉着小三跳湖;转头呢,又能蹲在菜市场帮小贩搭把手做生意。这种角色换别的演员来演,真容易就演得油腻又刻意。但孙俪处理得特别接地气,让你一看就觉得,这就是咱们身边那种能屈能伸的中年女人。
跟她演对手戏的老戏骨周野芒,拍完戏后是真服了她,说孙俪这人心里藏着千军万马,表面上却能平静如水。这话真说得太准了。有一场戏是胡曼黎要送父亲去养老院,她红着眼眶说出“爸,我们去养老院试试”,周野芒演的父亲眼神当时就僵住了。而孙俪呢,低头整理床被的时候,手指突然停顿了那么一下,就这一下,把女儿心里的纠结和挣扎全给泄露出来了。这种表演哪儿用得着瞪眼吼叫啊,全靠这种细微处的把控见真章。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孙俪前阵子演的《乌云之上》可是被骂得够呛。网友都说她在里面除了瞪眼就是歇斯底里,那个短发造型也被吐槽说像微商。那部剧的热度一直卡在8800上不去,跟《蛮好的人生》1.62%的收视率创下年度纪录比起来,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其实根本不是孙俪突然不会演戏了,而是她那种较真的劲儿,一旦放到不对的剧本里,就会显得特别突出。《乌云之上》那剧本本身就稀碎,第一个碎尸案没演多长时间就查完了,第二个案子居然靠什么等边三角形定理推理出抛尸地点。这种剧情,你就是让再好的演员来演,也根本立不住角色。
孙俪为了演好里面的女警,还特意去观察老警员的职业习惯,对着镜子练台词练得周围人耳朵都快起茧了,结果这一切努力全白费了。这就好比一个米其林大厨,你非要塞给他一包方便面,让他做出满汉全席的味道,这不是纯粹难为人嘛。
孙俪的认真在圈子里是出了名的。她用过的剧本,上面总是贴满五颜六色的标签,密密麻麻写满了对角色的理解。拍《蛮好的人生》之前,她是真的去保险公司上了几天班,跟着那些保险销售员一起跑客户、谈业务。这种沉浸式体验生活的做法,在现在的年轻演员里,真的快绝迹了。
张艺谋早就说过,现在能拼的演员太少了。他拍《长城》那阵儿,孙俪拍戏时不用替身,直接从城墙上往下跳,这种玩命的演法,现在那些小鲜肉哪个敢试啊?但孙俪这种性格,在娱乐圈里确实显得有点“不合群”。她在剧组里从不参加聚餐,也不应酬,只要一收工就立马回家研究剧本。这种生活方式,跟那些天天靠上热搜博眼球的流量明星比起来,简直就像个异类。
可也正是这种“不合群”,才让她能安下心来琢磨角色。从《玉观音》里的安心,到《甄嬛传》里的甄嬛,再到《蛮好的人生》里的胡曼黎,每一个角色都像是从生活里自然长出来的。特别是甄嬛那个角色,从少女时期的天真烂漫,到后期的杀伐果断,每个阶段的眼神都不一样。这部剧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观众还老是拿它当标尺,来衡量她后来演的那些作品。
说起来,孙俪现在也42岁了,正处在女演员最尴尬的那个年纪。演少女吧,眼神里的沧桑根本藏不住;演妈吧,又觉得好像还早点。但她好像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路子,《蛮好的人生》里的胡曼黎就是个实实在在的中年女性,脸上有皱纹,眼里有疲惫,但就是特别真实,让人看着亲切。
央视最近还专门为这部剧开了研讨会,专家们都夸胡曼黎这个角色,说她突破了以往大女主的完美人设。孙俪自己也说,演这部剧之前,好多人对保险销售都有误解,
如今的娱乐圈更新换代快得吓人,今天你可能还是顶流,明天说不定就过期了。但孙俪这种靠作品说话的演员,反倒站得最稳。她从不靠绯闻博热度,也不炒什么CP,就踏踏实实演戏,这种老派作风在现在这个浮躁的圈子里,真的特别珍贵。
说到底啊,演员这行当,拼到最后拼的根本不是颜值,也不是流量,而是能不能把角色真正演活了。孙俪在《蛮好的人生》里,就真的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胡曼黎,有缺点也有优点,会哭也会笑,就像我们身边的某个人一样。
现在好多演员都一门心思扎在仙侠剧里,靠滤镜和替身来掩盖自己演技的空洞。可孙俪不一样,她把自己身为母亲、妻子、女儿的那些身份特质全都碾碎了,融进角色的烟火气里。这条路其实并不好走,但每一步都走得特别踏实。你说孙俪这种老派演员,在这个刷脸就能红的年代里,还能撑多久呢?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