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期,俄乌冲突又迎来了重大转机,大刀阔斧改革的特朗普,总算把目标瞄向了俄罗斯。
2月12日,特朗普和普京通话,就“紧密结合”以结束俄乌冲突展开深入交流。
从之前闭口不谈“默默支持”,到现在主动抛出橄榄枝,美国高层对于俄乌冲突的态度已经发生重大转变。
三年以来,俄乌冲突的影响已经蔓延全球,拖垮了西欧并且让美国感到头疼。
外界很多人都认为,普京的强硬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国牵制住了美国相当一部分精力。
可越来越多的事实已经证明,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真相并不像外界猜测的那样!
1
俄罗斯貌似在凭一己之力抗衡整个西方集团,但曾几何时,普京又何尝不想带领俄罗斯加入西方阵营!
美国“911”恐怖事件爆发后,普京迅速响应。
不仅在国际上声援美国,甚至破天荒地允许美军为了“反恐”而使用中亚国家的港口给和军事基地。
其执政期间,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同意削减俄罗斯核武器的数量,向西方阵营释放友好信号。
但遗憾的是,面对俄罗斯抛出的橄榄枝,美国并未给予友好回应,反而将俄罗斯视作最大的“假想敌”。
这是为何?
1991年苏联解体后,冷战格局就此告一段落,但美国又怎会轻易放手西欧这块大蛋糕。
蛋糕块头大,但嚼起来可不像美国想的那么容易。
像英国、法国虽然不再像往日那样辉煌无限,但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仍旧不容忽视。
他们不想一直活在美国的束缚中,尤其是苏联解体后,失去了最大的“对手”同时,也极大地减轻了对美国的依赖。
因此,美国想维持对西欧的控制,就必须将“紧张氛围”一直维持下去,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当然是树立“假想敌”,在当时我国还不像现在这样强大。
即便美国如何渲染,也无法提起西欧诸国的过度重视,因此苏联最大的继承国——俄罗斯变成了最佳对象。
因此,不管是叶利钦、普京还是梅德韦杰夫,纵使他们对西方阵营十分向往,但只要美国不愿意放弃对西欧的掌控,俄罗斯就不可能融入。
十几年里,普京的态度虽然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但直到2022年之前,对于西方阵营他仍旧抱有一丝幻想。
可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带领北约诸国把俄罗斯逼到了死胡同,至此那最后一丝幻想也消失殆尽。
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甚至都没打算给俄罗斯留下活路,加大了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以及军事遏制。
普京痛心疾首,但也恍然大悟,最终完全改变了对东西方的态度,“抗西联东”的外交政策就此登上历史舞台。
2
“抗西”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
当今世界能和美国单独掰掰手腕的国家,屈指可数。
更何况美国还和多达五十多个国家组成了“反俄联盟”,向乌克兰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
显然美国并不打算给俄罗斯苟延残喘的机会,甚至为了增强“反俄”势力,解决了芬兰、瑞典加入北约的问题,让俄罗斯的处境更加举步维艰。
俄罗斯真的一点胜算也没有吗?
当然有,而且普京也已经看到了些许希望——想要“抗西”,就必须得重视“联东”。
而“东”中谁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当然是我国!
早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后,俄罗斯就已经亲眼见证我国散发出的强大力量。
当时俄罗斯的处境就已经不容乐观,很多国家在美国不断施压下,纷纷远离俄罗斯。
“众叛亲离”之际,我国的态度成为了俄罗斯的“救命稻草”。
即便美国也没少向我们施加压力,但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始终保持了客观公正的立场,并且大力支持俄罗斯和乌克兰通过谈判等方式解决问题。
2022年爆发的俄乌冲突,我们的态度始终如一,世界的格局到底有多复杂?
俄罗斯和乌克兰作为当事国被战争拖垮了发展的脚步,众多西方国家在美国的呼吁下纷纷加入“制裁大部队”。
然而曾经和俄罗斯交好的中东国家,自己本身就有一堆麻烦事亟待解决,面对身处困境的俄罗斯,只能感慨“无可奈何”。
国际上有见风使舵的,有看热闹的,还有某南亚大国,借机赚得盆满钵满,唯独我国可谓出淤泥而不染。
在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提出的12点主张,就事论事,直击要害。
3
俄罗斯向“转向东方”迈出了一大步,尤其在经济上,与其说是“转向东方”,倒不如说是“转向中国”。
我们不仅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并且还成为俄罗斯能源主要的出口市场。
冲突爆发当年,我国和俄罗斯的贸易总额一度猛增近30%,达到了惊人的1902.71亿美元!
可这一趋势在西方国家看来,却堪称“昙花一现”般的回光返照。
可不承想一年后,贸易总额进一步提升至2401.11亿美元。
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并未能改变苏联的“弊病”,经济发展一度停滞不前,但不可否认,巨大的能源储量无疑成了俄罗斯的后路。
俄乌冲突爆发后,本就“打不起仗”的俄罗斯更加头疼,西方国家再度加大了对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制裁力度。
但在这个时候,我们却伸出援助之手,成为俄罗斯能源出口的重点合作伙伴。
在冲突爆发之前,俄罗斯一直都是我国第二大石油进口来源国,仅次于沙特。
但西方国家展开新一轮制裁后,俄罗斯加大了对东方市场尤其是我国市场的开发力度。
一方面考虑到俄罗斯的处境,另一方面俄罗斯又抱着一颗诚心,我们敞开大门热烈欢迎,积极响应俄罗斯的号召。
2023年,俄罗斯凭借1.07亿吨石油的出口量,反超沙特成为我国最大石油供应国。
除此之外,在2022年俄罗斯又成为我国最大管道天然气供应国,仅次于土库曼斯坦,同我国签署《中俄远东天然气购销协议》。
按照计划在2030年以后,俄罗斯每年将会向我国供应980亿立方米管道天然气。
与俄罗斯加大能源合作力度,诚然为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有一点必须明确,相较于我国,俄罗斯的受益程度更为明显,这究竟是为何?
上面我们说得很清楚,俄罗斯境内的能源丰富,但由于产业发展限制,他们自身并不会消耗过多能源,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出口国外。
可西方国家加大制裁力度后,俄罗斯在西方国家的能源出口市场被锁死。
如何才能破局?他们将希望寄托在东方市场尤其是我国身上。
我们响应俄罗斯的呼吁,绝对是解了俄罗斯的燃眉之急。
并且在后续的合作中我们再度慷慨解囊,人民币随之成为俄罗斯的主要外汇储备货币。
结语
到底是俄罗斯帮助中国牵制美国,还是中国伸出援助之手帮俄罗斯挺过难关,答案一目了然。
俄罗斯“转向中国”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今已经开始,但远远还未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此举是加强对华关系,而非向我国“一边倒”。
我们从始至终都没打算借助俄罗斯的发展政策而“控制”俄罗斯,反而秉持公平原则不断为其提供机会。
这是国与国交往能长久的关键所在,也是我国一直坚守的对外合作原则。
参考资料:
1、参考消息 《2023年俄成中国最大石油供应国》
2、参考消息 《俄央行:储备货币首选人民币》
3、俄乌冲突促使俄罗斯转向中国——《俄罗斯学刊》 2024年第5期5-23,共19页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