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奥娟的名字突然挂在热搜上,你点进去,发现她居然挤进了金鸡女主提名,第一反应是不是“偶像也来抢饭碗”?
先别急着骂,我跟你一样,把《岁岁平安》的内部片段来回看了三遍,眼泪愣是没憋住——这姑娘把“妈”字喊劈叉的那一秒,我直接想起我妈当年在火车站追着我喊“别走”的破音,一模一样。
业内把这片子当“秘密武器”藏到最后一刻,上海电影节只放一场,评委看完集体沉默,据说有人红着眼眶出门抽烟。
段奥娟那场哭戏没配乐,就一把鼻涕一把泪怼脸拍,镜头抖得跟手机似的,反而把“失去孩子”的疼拍成纪录片,连上戏的老教授都松口:偶像外壳裂了,里面是真肉。
可骂声照样劈头盖脸——“流量镀金”“分猪肉”。
我跑去问一个投过票的评委,他甩给我一句:今年偷偷设的“表演突破奖”原本就是给她留的,后来大家一合计,干脆把她扔进主战场,跟周迅、倪妮正面刚,省得被说“安慰奖”。
一句话,想镀金得先脱层皮。
更抓马的是《酱园弄·悬案》,片方连夜写申诉信,盖章指评选“水太深”。
组委会直接甩截止日期的邮戳:你自己后期没交片,怪谁?
像极了我们打工人月底交报表,晚一分钟系统锁死,老板才不管你是不是硬盘烧了。
市场那边更真实。
《长安的荔枝》名单一出,预售飙了320%,影院经理笑得合不拢嘴,转头就把《好东西》的排片砍到零——题材敏感?
观众买票前可没人问敏感不敏感,只问好不好看。
票房数字冷冰冰,比任何影评人都诚实。
港片也没闲着。
《破·地狱》刚拿到金鸡入场券,香港那边立刻官宣:就它,代表我们去冲奥斯卡。
卫诗雅这次豁出去演遗体化妆师,手抖的特写被好莱坞《名利场》拿去当教材,配文“东方蒸汽朋克遇上死亡美学”,听起来像蹭热度,可人家就是能把“遗体化妆”拍出赛博感,不服不行。
颁奖礼更会玩,搞了个“元宇宙分会场”。
说人话就是:人不到,数字人到。
已确认有三位提名者让分身穿着高定走红毯,现场粉丝照样能扫码合影,票价还没涨。
我算了算,机票酒店省了五千块,数字人连毛孔都磨皮了,怎么算都不亏。
所以别急着给金鸡盖章“水”。
我年年吐槽,年年还是蹲直播,就想看看谁能把“烂牌”打成“王炸”。
段奥娟要是真捧杯,我第一时间把截图发给我妈:你看,当年追的偶像,现在追成了影后。
她肯定回我一句“少花痴”,但嘴角绝对上扬——这不比任何官方通稿都真?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