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闹掰了!宗馥莉自立门户,“娃小宗”将取代“娃哈哈”?

雷科技 · 8 小时前
好家伙,宗馥莉可能用不了“娃哈哈”这个商标了!
1.png

图源:微博
9月28日,这一词条冲上热搜。小雷看到这条消息之后也跟网友们一样,都感觉挺意外的。
毕竟娃哈哈不就是宗庆后老爷子创的,也就是宗馥莉她爸留下的家业吗?怎么连自家闺女都不能用了?
要弄明白这场争议,咱得先从“娃哈哈”的商标归属和股权结构说起。
今年9月,宗馥莉旗下的宏胜饮料集团,其旗下七家子公司同步发布通知:从2026年开始,全线产品将停用 “娃哈哈” 品牌,统一更换为新品牌——“娃小宗”。
2.jpeg

图源:微博
而背后的关键原因,藏在一句核心规则里:“娃哈哈商标使用需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否则涉嫌侵权”。
很多人误以为 “娃哈哈” 是宗家私产,实则不然——“娃哈哈” 商标归属于娃哈哈集团。而集团的股权结构堪称“三足鼎立”:国资持股46%,手握“一票否决权”;宗馥莉及其关联方仅持有29.4%的股份,远未达到掌控话语权的程度。
换句话说,哪怕宗馥莉想继续用“娃哈哈”,只要国资或其他股东有一方反对,这条路就走不通。
据悉,宗馥莉此前曾尝试推动“娃哈哈”商标所有权转让,结果以失败告终。用又用不了,转让又行不通,说白了就是没招。宗馥莉宁愿“断腕”,也要把命运攥在自己手里。
目前情况看来,宗馥莉在香港的二审依旧败诉,哇哈哈股权也十分复杂,又是国企又是股东又是职工的。如此情况下,“另起炉灶”推新品牌,或许是当下最无奈,也最现实的选择。
3.png

图源:微博
于是,“娃小宗”闪亮登场。
但网友对这名字的吐槽,就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有人说这名字一股“老登”味,光听就觉得不好喝;也有人说这像是随便敲两下键盘出来的词;更损的说,这简直是“买椟还珠”,把娃哈哈几十年积攒的国民度给扔了,换个听起来像临时工起的名字。
小雷我也觉得这名儿起得有点…过于朴实无华了,甚至有点山寨的味道。
要知道,品牌名可是第一印象,比如“沪上阿姨”,听起来就很亲切;“元气森林”,听着就很有活力。而“娃小宗”...听起来就怪怪的。
4.gif

同样是今天的消息,娃哈哈上海公司已经开始改卖“沪小娃”了…这名字,在有人看来,难不成是取“护小娃”的寓意?
有的网友脑洞大开,建议不如叫“沪禄娃”,寓意上海人喝了都发财,虽然搞怪,但传播度说不定真比“娃小宗”高。
小雷也提个建议:不如按地区定制名字,比如广东叫 “粤小娃”、江西叫 “赣小娃”,再弄个地区销售排行榜实时更新,说不定就能火。
5.jpeg

图源:微博
不过名字基础,目标就不基础。
宗馥莉给“娃小宗”定的目标简直夸张:年销售额300亿人民币!差不多是娃哈哈品牌巅峰时期年销售额的八成。
在眼下饮料市场卷成麻花的情况下,想用一个零知名度的新品牌去冲击这个目标,董明珠看了可能都得竖个大拇指。宗家大姐这看来是真要走“铁娘子”路线,自立门户了。
6.jpeg

图源:微博
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渠道端的经销商们第一个不乐意。据报道,一些经销商今年的销量本来就不太行,同比下滑约20%。现在突然要换个没听过的新牌子,可谓是压力山大。
本来饮料行业利润就薄得像张纸:毛利率仅 10%,净利率更只有 2%-3%,卖一箱水赚的钱都少得可怜,也难怪经销商信心不足了。
比经销商顾虑更扎心的,是市场的真实反馈。据报道,“娃小宗”推出的首款产品,在电商平台一年只卖了8.1万块,然后就停售了。这也说明,消费者认不认,才是关键。
7.jpeg

图源:淘宝
总的来说,娃哈哈承载的是一代人的童年记忆与情感。消费者认的,说到底还是“娃哈哈”这个牌子,这种情怀可不是说转移就能转移。
所以对于宗馥莉的做法,小雷也只能表示理解与尊重。
与其在旧体系里束手束脚,不如砸碎枷锁,自己闯出一条路来。成了,她就是真正开创了自己时代的“宗馥莉”,而不是“宗庆后的女儿”;败了,那代价也相当沉重。
对于未来怎么样,现在也没人知道。大家觉得呢?这波是“壮士断腕”还是“自寻死路”?评论区聊聊~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