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则校园意外近期引发全网热议。开学仅两周,该校一名大二女生于宿舍内自行分娩,过程中出现大出血症状,险些危及生命。这起被网友称为 “电影都难演绎” 的事件,不仅暴露了青年学生在婚恋与健康认知上的盲区,更将家庭沟通、学校管理等议题推向公众视野。目前官方已证实事件真实性,产妇与婴儿经救治均无生命危险,校方正开展专项调查。
事件还原:凌晨宿舍的紧急时刻
事件发生在 9 月 12 日凌晨,地点位于学校食堂旁的女生宿舍楼。据同宿舍学生透露,事发前无人察觉该女生怀有身孕,她日常穿着宽松的运动外套,言行举止与往常无异,甚至主动参与宿舍的体育打卡活动。
凌晨三点左右,宿舍楼道的声控灯因微弱动静亮起。下铺舍友被上铺传来的压抑呻吟惊醒,掀开床帘时发现,该女生蜷缩在被褥中,脸色苍白如纸,额头布满冷汗,身下的床单已被大片血迹浸透。“她一开始还说没事,让我们别声张,没过十分钟就没力气说话了。” 舍友回忆,几人慌乱中分工行动,一人拨打 120 急救电话,一人联系辅导员,另外两人则找来了干净毛巾试图止血。
急救车抵达时,宿舍楼已聚集数十名被惊醒的学生。现场视频显示,两名身着淡蓝色急救服的医护人员戴着蓝色口罩,额角沾着汗珠,双手稳稳托住担架边缘,脚步急促地穿过围观人群。担架上的产妇被米白色棉被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小截苍白的手腕,棉被边角隐约渗出深色痕迹,因包裹过紧,完全无法分辨身体轮廓,这也成为后续 “产妇去世” 流言的源头。
更令人震惊的画面出现在几分钟后:一名男性医护人员怀抱一个用粉色襁褓包裹的婴儿走出宿舍,婴儿身上盖着临时找来的外套,微弱的哭声透过衣物传出。围观学生纷纷下意识后退让行,有人拿出手机拍摄,也有人忍不住低声惊呼,整个宿舍楼的空气里混杂着紧张与错愕。
流言与澄清:从 “死亡传闻” 到官方回应
9 月 16 日,相关视频在社交平台发酵,伴随出现 “产妇因大出血去世” 的说法。评论区迅速被 “可惜”“不值得” 等惋惜言论刷屏,单日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千万。
当日午后,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情况说明,明确澄清死亡传闻:“该生分娩过程中出现产后出血症状,学校接报后十分钟内联系辖区医院,医护人员现场实施急救措施,目前母子均已转入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生命体征平稳。” 说明同时提及,学校已第一时间通知学生家长,并成立专项工作组介入调查。
医院方面透露,产妇送达时血红蛋白浓度仅为正常水平的一半,属于重度失血,经紧急输血与手术治疗后脱离危险,目前仍需住院观察;新生儿体重 2.8 公斤,各项指标正常,已转入儿科母婴同室病房。
类似案例:高校隐秘角落的风险事件
这并非国内高校首次发生类似事件。黑龙江哈尔滨某高校曾出现女生在教学楼三楼厕所分娩的案例,当时该女生趁课间独自前往厕所,婴儿降生后卡在隔间缝隙,被保洁人员发现时已出现窒息迹象,经紧急抢救才挽回生命。
山东日照某高校的案例更令人揪心。一名大三女生在宿舍产子后,因恐惧将婴儿装入黑色垃圾袋,放置在楼道垃圾桶旁。幸亏宿管阿姨清理垃圾时听到微弱哭声,及时联系急救人员,避免了悲剧发生。事后该女生坦言,怀孕八个月期间一直靠束腹带隐瞒身形,甚至刻意减少与舍友的接触。
时间更早的 2017 年,陕西一所职业高中的 16 岁女生在操场角落分娩。据当时报道,该女生身材偏胖,日常穿着宽大的校服,加之操场北侧区域较为偏僻,鲜少有人经过,直到其他学生上体育课听到哭声才发现异常。
这些案例均呈现出相似特征:当事人刻意隐瞒怀孕事实,缺乏基本的孕期护理知识,事发时因恐慌错过最佳求助时机。
各方立场:家庭震动与责任缺位
女生家长接到学校通知时正在外地务工,两人连夜驱车赶往兰州,抵达医院看到女儿与新生儿时当场愣住。据同病房患者透露,家长起初情绪激动,对着病床低声斥责,随后转为沉默,只是反复摩挲女儿的手背。“我们送她来上学,每周都打电话,问她吃得好不好、学习累不累,她从来没提过感情的事。” 家长面对媒体询问时红了眼眶,言语中满是愤怒与无奈。
截至目前,孩子的父亲始终未现身。有网友爆料称,孩子父亲同为高校学生,与产妇是恋爱关系,但事发后一直躲在宿舍,拒绝与校方及女方家长沟通。这一说法尚未得到证实,但 “男方缺位” 成为全网讨论的焦点。类似的情况曾在另一高校发生:女生宿舍产子时,身为男友的男生因恐惧躲在被窝里,最终被辅导员强行带出宿舍,面对女生家属的质问始终低头不语。
校方在回应中未提及是否将对女生进行处分。据了解,国内高校对类似事件的处理标准并不统一:部分高校曾对未婚生子学生作出退学处理,而近年来多数高校更倾向于采取保留学籍、协助休学的人性化措施。教育领域人士表示,“处罚并非目的,如何帮助学生平衡学业与育儿责任,才是更需要解决的问题。”
网络热议:责任追问与理性呼吁
事件相关话题下,网友的讨论呈现多元视角。针对孩子父亲的缺位,有网友留言:“近十个月的孕期,不可能毫无察觉,让女生独自面对生产风险,这种责任缺失比事件本身更令人心寒。” 还有人结合过往案例感慨:“每次都是女生独自承担后果,男生的逃避只会助长侥幸心理。”
对家长与学校的责任讨论同样激烈。有网友提出:“父母不能只关心成绩,孩子的情感状态与生理健康更需要关注,快到预产期都未察觉,沟通显然存在问题。” 也有人认为学校存在管理疏漏:“宿管查房、体检筛查,这些环节为何没能发现异常?”
部分网友的言论引发争议。有人留言称 “男生赚大了,提前抱娃省了彩礼”,这类观点很快被反驳:“把生育当交易,完全忽视了女生的健康风险与未来压力。” 更多理性声音则聚焦于教育缺失:“大学生需要的不是指责,而是系统的性教育与责任教育,教会他们保护自己、承担后果。”
有教育从业者在社交平台分享青少年性教育课件,其中提到 “孕期隐瞒可能导致大出血、感染等 12 种风险”,并附上正规医院孕期检查流程示意图。评论区里,不少网友自发接力科普:“出现停经、嗜睡等症状要及时就医,任何时候健康都比面子重要。”
医院病房内,产妇靠着床头闭目休息,母亲坐在床边为她削苹果,新生儿在保温箱里安静睡着。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被褥上,映出淡淡的光晕。学校辅导员带来了同学们整理的课堂笔记,放在床头柜上,笔记本扉页写着 “等你回来一起考试”。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