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赞赞”,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慢慢
<hr>年仅十八岁的全红婵,为母校捐款400万被捧上神坛,
校方回应“查无此事”,并呼吁“不要过于神话孩子”。
当全网都在为“400万善举”感动时,背后是谁在操控这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全红婵五年夺得27枚金牌,14岁打破陈若琳保持13年的世界纪录,
如今网友用“400万善款”,将她架上道德的制高点,
“造神”还是“毁神”,皆在一念之间。
01“造神”还是“毁神”?
5月14日,在短视频社交媒体传出全红婵在凌晨三点时,
她向母校湛江体校捐款400万,为给学弟学妹换上新的跳水台。
网友被爆料人说的有鼻子有眼的,他们放出全红婵近两年来捐款的时间线,
有她每笔捐款数额与时间,瞬间引起网友的关注。
殊不知,正是时间精确到凌晨三点,才是这个谎言必败的原因。
部分博主为让故事显得逼真,
他们声称湛江体校的跳板已经用了七年,已经到“退休的年纪”,
全红婵自己淋过雨,要为学弟学妹们撑伞,
她自己掏腰包,将学校的跳板全部换成巴黎奥运会同款铝合金跳水板。
某博主为增加故事的合理性,把全红婵学校的教练也拉出来,
他们声称在教练的知道下,才有全红婵如今的成就,
全红婵为了表示感谢,私下里给教练发红包,也会给新学员买一些跳水装备。
甚至某博主为了吸引眼球,开始对全红婵进行过度包装。
声称全红婵自己使用的护膝,就算磨损破的不成样子,也不愿意换新的。
她却舍得花费400万巨资,给孩子们送上最新的跳水台。
众多网友看到这些描述的画面,感动的潸然泪下, 纷纷将全红婵捧上“神位”。
观众被舆论的动向吸引的忘乎所以,连自己思考的能力都被限制。
当他们清醒过来后,发现整件事情没有得到证实。
拿所有的截图来讲,没有一张关于全红婵和校方的证词,
都是小报媒体,为了吸引观众眼球博取流量,才夸大其词。
这无疑是一场捧杀,也是道德绑架。
全网知道全红婵400万给学校捐跳水台的事情,唯独主人公她自己不知道。
如今将她绑到道德的制高点,那她是捐还是不捐呢?
如果全红婵捐了的话,400万对于她一个18岁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困难的。
众所周知,全红婵家境贫困,她父母近期在盖新房,正是花钱的时候。
她贸然为了名利捐款,她和父母会再次走向贫困的生活。
全红婵不捐款的话,那些虚假消息只会成为谴责她的证词,
她只有18岁,就会面临网暴,连她的口碑都会下降。
好在经历两天舆论的发酵,校方终于做出回应。
5月16日,湛江体校通过记者做出回应,
工作人员对此回应,并没有网上所说的捐款事情。
全红婵作为他们学校的骄傲,如果真的捐款的话,肯定会大肆宣传。
学校的工作人员还是比较心疼全红婵这个孩子的,
他们希望不要对一个刚满18岁的小女孩,有过多的英雄情结。
过多的舆论,只会在她5月24日全国跳水冠军赛上增加压力。
这一场毫无根据,又恶意消费全红婵的闹剧里,
逼真的转账截图和聊天记录,如今是否也存在AI推波助澜的“黑手”?
02以假乱真
4月时,短视频平台突然涌现“婵宝小助理”“全妹福利号” 等一系列仿冒账号,
这些账号借用AI技术,恶意截取全红婵的采访以及家人的直播画面,
合成以假乱真的声音,来烘托出“全红婵家建别墅”“全红婵送福利” 等话题吸引流量。
全红婵在视频中,依旧穿着东京奥运领奖的服装,竟化身产品推销员,
她嘴里在介绍着土蜂蜜,以及骆驼奶粉等商品,还会诱导粉丝下单。
四月底,全红婵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无奈透露。
他说有人利用AI伪造全家声音去兜售蜂蜜,一家人束手无策,毫无应对办法。
全红婵亲哥全进华作为助农主播。
他在短视频平台中真实的“凌晨四点采摘”的助农画面,
原本他只是为了真实,证实产品都是新鲜采摘的,却被恶意嫁接,
变成了“建房提供建材”的虚假广告。
近期全红婵全家,正在老家修葺一栋自建房,
他们就是为了弟弟妹妹回老家都有房子住,
为此众多粉丝走上极端,声称是利用全红婵的奖金给家里盖房。
全红婵亲哥全进华很快出来回应:
“没用妹妹奖金,她的奖金用于他的事业上,盖房的钱都是家里拿的。”
网友依旧是半信半疑,随后将目光放到房子本身。
众多博主再次争先恐后抢流量,大肆宣扬“二百平别墅”,
全红婵父亲和哥哥都出来回应,是农村正常二层楼的房子,粉丝依旧不买账。
这些恶意造假的言辞,侵害了全红婵一家的合法权益,
舆论的喧嚣,渐渐的让全红婵忘记自己的初心。
03成名的代价
乒坛小将樊振东在比赛采访时曾说:
“有时候觉得输球也不行。赢球好像也没那么行。”
他作为乒坛的领先人物,被粉丝过于“神话”后被压的喘不过气,全红婵也同样如此。
全红婵出生于广东的农村家庭,家里条件拮据,
再加上母亲因车祸身体不好,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家里更是雪上加霜。
全红婵七岁时在学校操场玩跳格子的游戏时,
她被来学校招收学员陈华明教练时一眼相中,
全红婵经过测试,发现她确实具备成为优秀跳水运动员的潜力。
全红婵在得知进入跳水队后不用花钱,连生活用品也不用自己带,
她觉得能大大减少家庭的开支,甚至也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情况。
随后她进入跳水队后,争分夺秒的训练,只为早日站上国际赛场上。

全红婵在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上,首次参赛以三跳满分的惊艳表现夺得金牌,
她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打破了张若琳保持13年的世界纪录。
年仅14岁的她,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跳水皇后”。
全红婵在比赛结束后,接受采访时说出想要赚钱给妈妈治病的这番话。
众多网友都被这种稚嫩又朴素的话给打动,并一举封神。
从此以后,观众对她的期待值如火箭般上升。
人们或许已经默认她在比赛场上必赢无疑,
全红婵的每次起跳、落水,都被放在显微镜下反复审视,
一旦未达到预想的结果,她就会迎来铺天盖地的质疑。
当"天才少女"开始长高变重时,为何舆论容不下她?
全红婵因青春期,导致体重变胖,和身高的改变,都成为舆论的焦点。
可众多粉丝也似乎忘了,她也只是一个刚成年的孩子。
2025年的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女子 10 米跳台决赛上,
全红婵以 414.40 的成绩仅差5分,输给陈芋汐,
她在比赛后的采访中透露:“曾经的感觉可能找不到了。”
全红婵的这句话,一方面是对竞技比赛的感叹,又是舆论压力下的无奈。
她成名的代价,就是自己隐私被无底线消费,
就连她曾经的愿望被变成营销噱头,也失去成长的自由。
全红婵在赛场外,网友将她架上神坛,连拿银牌都被看作失败。
她在赛场上,顶着多重压力,逐渐陷入“找不回曾经”的迷茫。
人民日报曾呼吁“不打扰才是最好的尊重”。
04结语
我们作为观众最应该在观众席为这些运动员呐喊助威,
而不是过多的去关注他们的私生活,更不应给以旁观者的角度对他们进行批判。
只有回归体育的本质,才能让每一次掌声都落在真实的价值之上。
参考资料:
小助理好物分享|抖音短视频
纵览新闻|新浪微博
新浪体育|新浪微博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