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韩星未被邀请,内娱抢购日货

娱乐硬糖 · 昨天 17:26
作者|魏妮卡
编辑|李春晖
一场关税战让中日韩关系再次变得亲密。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野生批评家天天言必称“东亚小孩”“东亚家庭”的,可见心里还是有东亚文化认同,而咱也该给东亚文化圈建设点有益身心的东西了。
此前硬糖君就分析过,由于受到老美流媒体冲击,日韩电视台已经在抱团取暖,兴起了合拍潮,日韩艺人频繁共演、互动密切。现在有了外交合作的新趋势,内娱也开始积极行动。
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自然还是曾经风靡大江南北、如今也在追星群体中极具影响力的韩流。据相关从业人员透露,近日韩国娱乐公司确有造访内娱大厂。但内娱与韩娱始终没产生标志性的合作破冰。尤其是,就在5月初,央视还辟谣了KPOP的演出合作传闻,短期内是不会有人轻举妄动了。
1.png
面对薛定谔存在的“限韩令”,内娱只好把橄榄枝都抛给了日娱。在电影、音乐、综艺等多个领域,都兴起了赴日“挖矿”热:
电影院有七、八部日片同时在映,押井守、宫崎骏这对爱吵架的宿命老头都能在中国大舞台同台竞技了;音乐市场的日本艺人演出如雨后春笋,群众都认不过来人了;各平台综艺也相继官宣日本艺人加盟;与日方合作的谷子经济更是遍地开花。
不过,即便内娱已经在与日娱大规模合作,普通群众的感知却往往并不明显,根本不会有当年韩流入华浩浩荡荡的感觉。
这大概是因为日娱常年“圈地自嗨”,海外受众比较有限,相对韩娱要小众许多。但或许“糊”才是最好的保护色,促成了内娱与日娱更稳定的合作。
影视圈:从抢版权到入谷潮

别看今年电影市场惨淡,但日片抢手是圈内人尽皆知的事。截至目前,今年国内院线已经上映14部日片。不出意外的话,今年日片引进数量将会创新高,打破2019年的最高引进数量25部。以前还会通过中介买片的大公司,今年都事必躬亲去跟日方谈合作了。
日片之所以抢手,主要还是受到票房的刺激。这两年,就在好莱坞大片票房萎靡之际,日片在国内的票房逆势上涨,出现了票房三巨头——《铃芽之旅》《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灌篮高手》。
2.png
但随着大公司轮番竞价,头部日漫IP版权费也水涨船高。
每年稳定产出电影的三大IP《名侦探柯南》《哆啦A梦》《蜡笔小新》以及宫崎骏、新海诚的电影,是国内头部公司哄抢的对象。除此之外,随着对“鬼”审查的放宽,还从未在国内上映过的热门IP《鬼灭之刃》也传出了引进消息。据悉,某大厂花大价钱拿下了《鬼灭之刃 剧场版 无限城篇》的版权。
据参与日片引进的相关人士透露,今年头部日漫IP的版权价格已接近千万美金。也就意味着,起码要卖2.5亿的票房,才能够保本。而在去年,部分日本动画版权费甚至不足百万美元,卖个大几千万票房就能赚钱。真人电影的价格更是远低于50万美元。《黎明的一切》卖到百万票房,引进方便敲锣打鼓地庆贺了,这版权得有多便宜。
3.jpeg
按照今年日片整体的票房表现看,上涨的版权费可能会让头部玩家亏本,但拿小片和老片的玩家仍然有很大的盈利空间。路画去年引进的2003年电影《名侦探柯南:迷宫的十字路口》卖了1.4亿,比新片还赚钱。硬糖君强烈建议,各家公司速速购入日本动漫老片版权,那才是挖金矿。
而且头部公司引进日片,不止于票房生意,还有IP衍生品。2023年,路画靠着《铃芽之旅》《灌篮高手》赚得盆满钵满之际,高调入局了“谷子经济”,创立了二次元周边零售品牌GuGuGuGu。目前,其全国门店达到9家,电影院合作点近30家。
去年看完《间谍过家家代号:白》《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观众可以在部分电影院门口看到卖周边的展位。硬糖君表示,即使电影观感一般,但看到“萌物”阿尼亚的周边很难不心动。传闻两部电影版权费不菲,单靠卖票根本回不了本。但路画通过卖周边,不仅弥补了票房损失,还赚到了钱。
4.jpeg
2024年末引进了不少日片的华策也宣布进军谷子经济。今年因为《哪吒2》大火,光线传媒也新增“谷子经济”概念。《2025闲鱼谷子趋势报告》显示,2024年谷子消费进入爆发期,年交易额同比激增105%,“顶流”IP是《排球少年》《蓝色监狱》《咒术回战》。
从AI到谷子经济,咱影视圈可算“蹭到”业务对口的热点了。
音乐圈:从音乐节“卷”到个唱

电影圈都在抢版权,音乐圈则是抢艺人。
从2024年开始,为了拼差异化的演出阵容,演出市场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而邀请的海外艺人里,日本艺人占据大头,甚至出现了全日音阵容音乐节,比如2024年备受好评的西湖音乐节。
到今年,日本音乐人已经成为音乐节的标配。但今年音乐节的日音阵容也有一个明显变化:就是不知名的艺人变多了。本来日本音乐人就小众,现在简直连日娱粉丝都不认识了。比如5月4日的北京草莓音乐节上,出现了网易云音乐粉丝仅有45个的日本音乐人。但在演出之后,这位日本音乐人瞬间涨粉200多。
“卷”不到头部艺人的音乐节,正在试图发掘日本新生代音乐人的潜力。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眼下稍有名气的日本音乐人,都在国内办个人巡演。据相关从业者透露,很多办音乐节赔钱的资方现在都转做个唱了,音乐节市场的热钱大量涌入了个唱领域。
在个唱领域,随着国内艺人演出的饱和,外籍艺人个唱自然成了香饽饽。而在外籍艺人里,又属做日本艺人巡演的最多。仅仅是这个5月,上海的日音巡演数量就超过50场。今年一季度日音演出数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
5.jpeg
从音乐节转做个唱的陈老板透露,日本艺人的受众虽然不如韩娱体量大,但如果谈下的艺人价格合适、选择的场馆合适,还是有很大盈利空间。超古早的早安少女办巡演,一开始还担心全网粉丝不足三百人,但网友建群之后,人数竟然迅速突破想象。
日音受众自称“日音蟑螂”,平时看不到他们的存在,但一有活动时,根本抢不到票。让人后知后觉,身边竟潜伏了这么多日音受众。
6.jpeg
从产业角度看,日音也确实有很多可供挖掘的宝藏。咱们华语乐坛断代很久了,但日本乐坛可从没断代过,而且原创音乐人的日子比咱们过得舒坦,这主要得益于日本音乐产业链的成熟。
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音乐市场,因为对版权的保护格外严格,实体专辑销量仍然占据大头,数字专辑销量收入也非常可观。2024年Snow Man的实体CD销售额超7亿人民币,Mrs.GREEN APPLE数字流媒体销售额超3亿人民币。
咱们14亿人口的乐坛,“天王”周杰伦数专也就卖了2亿。虽然日音长期自给自足、不重视出海,但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有时候你不需要出海,海自己就来了。
综艺圈:红利待挖掘

嗅觉敏锐的芒果TV是综艺圈最先吃到挖掘日本艺人红利的。直到今天,“浪姐4”美依礼芽仍然是日籍艺人来华最成功的案例。
一是受益于二次元圈层,二是因为她本身实力过硬且性格讨喜,即使在综艺里没什么故事线,仍然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去年“披哥4”的热度虽然一般,但日本艺人的选角依然得到好评。日圈“老滚人”miyavi雅因为“教育”向佐一战成名,林志玲老公黑泽良平因“憨憨”性格圈粉,群众从质疑志玲到理解志玲。
7.jpeg
目前来说,日本艺人给中国综艺观众留下的印象普遍较好。可能是因为节目组充分背调了,经得起网友对其背景的扒皮。刚刚官宣的《歌手2025》邀请了日本实力歌手BENI首发,她在采访中也透露自己与中国渊源颇深。
今年显然是日娱艺人全面登场的一年,各种意想不到的名字都出现在各大平台综艺片单。爱奇艺的《亚洲新声》官宣工藤静香当飞行嘉宾,年初她刚在微博之夜活动与刘宇宁同台表演。
优酷的王牌综艺《这就是街舞》本季会邀请日本导师和艺人加盟,此前该节目已经找过前INTO1成员、日本街舞冠军赞多。更勾起硬糖君好奇的是“荷尔蒙爆棚的男性群像综艺”《风犬下西洋》,邀请了山下智久与内娱不同类型男艺人同框——先恭喜大冰老师又要多一个新身份啦。
8.jpeg
整体来说,日娱相对韩娱,比较保守封闭。主要是因为日娱长期能够自给自足,传统势力的话语权较强。但近两年日娱传统势力也受到流媒体很大冲击,有了解体的迹象。比如偶像帝国杰尼斯的崩塌,日本传统电视台被Netflix等外资冲击,不再能掌控演员价格体系,到期不续的艺人越来越多。
这些新情况都让日娱比以往更关注海外市场,但他们的步伐仍然缓慢。正如外贸从业人员吐槽的,每次国内有什么新技术,韩国那边一定会主动来问,而日本则是你不主动说,从不会主动问。所以去日娱挖矿,也是做信息差生意。
七年前,一直在日本引进片领域扮演中介角色的欧桦文化,背后大股东是日本欧力士集团。谁和他们关系好,谁就能固定拿到头部IP版权。但随着长期交流与了解,绕过中介与版权方直接对话的公司越来越多。欧力士也在去年宣布退出欧桦文化,连带着放弃了日漫IP的代理权生意,代理权市场被国内涌进谷子经济的公司迅速分割。
试想一下,如果韩娱有这政策利好条件,艺人早就倾巢出动了。但中国市场如此明显的动向,日娱那边甚至没什么报道。现在对接来中国的日本艺人,有很大一部分是本身就对中国感兴趣的。
所以日娱的矿,不仅表面上价值不如韩娱,而且还不如韩娱好挖。盲目跟风,拿钱也办不了事。而作为普通观众,只想从重复无聊的内容里,找到一点新鲜感。开放市场、合作外籍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不管日本鲶鱼韩国鲶鱼大西洋鲶鱼,能刺激内娱求新求变就是好鱼。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