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沈逸】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的《逸语道破》,我们今天继续讲《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如何看待和理解这个联合声明?我比较赞同兔主席的讲法,中国赢得了漂亮的一仗。我们打赢了,而且赢得很漂亮。所谓赢的意思就是,美国从4月2日开始对中方施加的这套关税霸凌,被我们有效地顶回去了,而且凸显的是一个对等原则。
这里所谓的“对等”指的是什么?商务部给出说明,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剩余10%的关税予以保留。
这次没有触及芬太尼,这是将来要谈的。美国对芬太尼加了两个10%。中方的回应是自2025年2月10日起,对于原产于美国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
自2025年的3月10日开始,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加征15%关税;对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关税。
当时的打法是精准反制,聚焦于特朗普的核心支持者和所谓的红州。所以哪里有不对等吗?没有,这是一场非常漂亮的胜利。
当然有人接下来就说那稀土怎么办?5月12日,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组织17个中央和地方主管部门,召开加强战略矿产出口全链条管控工作部署会。为什么要搞协调机制?因为涉及到各个部门的不同权限,说明不仅要管,而且要设计整个链条,要全面系统地管。
有些人动不动就说“中国要投降啊”,对于中美之间这种长期的、持久的战略博弈,缺乏明确的、系统性的掌握。照道理这不太应该,因为毕竟大家一路走来,不仅仅是一个学习者和观察者,很多时候也是亲身的参与者,贸易战对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有直观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对此有更加全面、准确的认识、理解和把握。
当然,对比4月2日特朗普在“解放日”那天有多张狂,在日内瓦就有多挫败。他在白宫签行政令的新闻发布会上出现了非常罕见的失态,讲完话没有签那个行政令,转身就走,直到被工作人员喊停,他再回来把它签掉。
视频截图
著名的“末日博士”章家敦最近的表态也不太好,显得对美国没有信心。他明确说这次叫关税回滚,说这个回滚对中国来说是一次胜利。
相反,倒是有一些另样的声音在简体中文的社交媒体网站上,说什么“没有毕其功于一役就是失败”。如果对抗美援朝有系统的全面认识,对持久战有正确认识和理解的,都会知道这种观点略显稚嫩,有很明显的缺陷。当然还有大量的信息污染行动,在那儿妄言将来要做出什么样的让步,要如何退让等等。
事实上,这种观点从另一个方面指出了这次联合声明中方取得了明显胜利,在严正抗击下拿到了一个阶段性成果。这个成果显示了什么?面对美国的关税霸凌,如果你站直了不跪,跟他硬扛,是可以把他打退的。死得最难看的是什么?反而是滑跪的和被吓破胆的,不但要被他发关税砍一刀,还要在别的地方被他予取予求。
就在5月12日当天,和记黄埔发了个声明,意思是绝对不会在不合规的情况下对港口进行出售,业界普遍理解为“他知道不能卖了”。为什么?因为本质上那些人就是想抱一条结实一点的大腿。在他们的认知领域里,洋人的大腿是比较粗、比较结实的;而在诸多洋人当中,美国人的大腿是最粗、最结实的。那我要抱就抱最粗、最结实的一条,后来发现并不是这样的,华盛顿拿捏不了北京。
同样地,在台湾岛内,更多的人将目光指向了赖清德。很明显,在全球所有主要的经济体当中,赖清德在这轮美国关税霸凌中拿到的条件是最差的,送出去的东西却是最多的,遭受的损失是最大的。为什么跪得最快,跪得最彻底,并且还有那么一丝丝不切实际的痴心妄想?就是因为他希望倚美谋独,这很显然是错误的,是一条绝路。
这次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应该非常明确地看到了中国的示范意义。只有跟美国坚持对抗到底,抵制它的不合理要求,才能有可能进入到一个合理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站直不退,谋求对等尊严,对抗美国的关税霸凌,这才是正确的选择。越来越多的国家应该知道,必须和中国站在一起,从中国的实践当中汲取经验。
对于特朗普来说,发了这样一个联合声明,签了这样一个行政令之后,他是很不爽的,所以迅速把目标指向了欧盟,看看能不能捏一把软柿子,这让后续的博弈发展更具有戏剧性。
当然,我们要做好非常明确的准备和充分的心理建设,这个过程大概率不太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复。但是不用担心。第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第二,实事求是地讲,这种与中国的阶段性缓和,会不会像有些人假设的这样,三个月难关就过了,如何如何?没那么简单,大家可以拭目以待未来3个月的态势发展,我们也将保持密切观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