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在与运动员合作方面的一些做法,确实体现出了其独特的品牌理念和策略,给李宁带来了一些启示,具体如下:
长期陪伴与深度支持
• 安踏:2014年便与樊振东签约,在其经历世锦赛失利、东京奥运会男单亚军的遗憾时,始终不离不弃,为其提供训练资源、心理支持和定制专属装备等。2019年,谷爱凌尚未成名且未归化中国籍时,安踏就与之签约,在其成长过程中,无论是冬奥会比赛,还是跨界跑马拉松,都为其提供专业装备支持。
• 李宁:以全红婵为例,2021年东京奥运会后迅速与其签约并推出联名款运动鞋,但在2025年5月6日李宁与中国奥委会的签约发布会上,全红婵在合影中从C位悄然“消失”,此前承诺定制科技跳水服的温情画面,也被指有反差,被认为商业合作较为功利,缺乏长期陪伴的诚意。
品牌与运动员的深度融合
• 安踏:与樊振东推出联名商标FZD,将运动员个人IP深度融入品牌基因,通过社交媒体讲述运动员成长故事,举办线下互动活动等,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的温度与诚意。
• 李宁:被认为在与运动员合作中,更多是纯粹的商业合作,少了些人情味,在品牌与运动员的深度融合、情感联结方面有所欠缺。
长远的战略眼光和风险承受能力
• 安踏:在运动员尚未成名或处于低谷期时,就敢于签约和支持,如对谷爱凌寂寂无名时期的支持,对低谷时期樊振东的托举,体现了其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对运动员潜力的深度挖掘,以及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
• 李宁:在选择合作运动员时,可能更倾向于短期商业价值,对运动员成绩和商业价值的波动较为敏感,缺乏对运动员长期发展的布局和风险承担意识。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