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孙燕姿?
不可能吧,她怎么在商场走廊蹲着给小女孩擦鼻涕?
”——14号傍晚,新加坡乌节路ION,一个中国游客本来只想买杯奶茶,结果差点把珍珠呛进气管。
口罩挡住半张脸,蓝衬衫+牛仔短裤,头发染成枯草黄,背个能装下全世界的大托特,瘦得锁骨能盛雨水。
粉丝后知后觉:先认出旁边那位“印尼混血版雷神”——纳迪姆,196cm,45岁依旧发际线倔强,才反推回蹲在地上那位是“冷门歌手”本人。
女儿碎花裙,7岁已经到妈妈肋骨,哭点未知,就是不想走;儿子黑衣黑脸,13岁的“别靠近我”气场两米八,双手插兜,眼神在找地缝。
孙燕姿一边“好好好,抱抱”,一边把娃的鼻涕顺手抹在自己裤腿上,动作熟练得让人瞬间明白:舞台天后回家也得干“人肉纸巾”的活。
围观路人偷偷举起手机,心里弹幕刷屏——
“原来她真没请保姆军团?
”
“明星也蹲走廊?
地砖不烫膝盖吗?
”
“儿子翻白眼那一下,跟我侄子一模一样,平衡了。
”
没人敢上前打扰,倒是纳迪姆冲大家点头笑,标准“女婿脸”——越看越顺眼。
当年被吐槽“配不上”,现在皱纹都是加分项,果然男人的颜值终点是“顺眼+身材不崩”。
一家三口(严格说四口,儿子算0.3口)买完文具店20新币三把的塑料尺,转战地下超市买榴莲。
孙燕姿挑猫山王像挑麦克风,手指一弹,耳朵贴壳——职业病犯了。
女儿被熏到躲到推车底下,儿子终于破冰:“妈,你确定不是买臭弹?
”一句吐槽,把亲妈逗成表情包,路人憋笑到内伤。
结账时,收银员小姑娘憋红脸:“Can I…take a picture…with you?”孙燕姿把口罩拉回去:“Today I’m just a mom, can we skip work?”语气软,却没人觉得耍大牌——后面排队的大叔还帮她把榴莲搬上输送带。
明星滤镜碎一地,反而圈了现场所有人。
走出商场,地下通道有街头艺人在唱《我怀念的》。
她没停脚,只把帽檐压更低,却顺手把刚找的零钱全放进琴盒。
儿子回头多看了一眼,第一次把插兜的手拿出来,悄悄打了个响指——青春期最酷的点赞方式。
车是七年的本田奥德赛,保险杠一道刮痕,尾灯裂了没换。
纳迪姆当司机,孙燕姿坐副驾回头拍娃,像所有普通家长一样吼:“安全带!
现在!
”引擎声淹没在乌节路的车海里,谁还记得这是唱过十万人演唱会的嗓子?
有人感叹她“过气”,可人家压根没打算留在云端。
微博停更两年,IG半年发一次,内容不是雨后的阳台,就是女儿画的歪脖子树。
去年河南暴雨,她匿名捐了50万,还是被医院护士晒出回执单才曝光。
粉丝后援会问她要不要宣传,她回三个字:“别吵我。
”——酷到没朋友。
“退圈”是伪命题,她只是把麦克风暂时换成锅铲。
每天六点起床做便当,芝士要切成长条,因为女儿不吃三角形;儿子数学考砸,她陪写错题到半夜,自己先睡着,脸上压出练习本格子的红印。
创作没停,只是旋律里多了洗衣机提示音、榴莲味和青春期关门的那声“砰”。
据说新专辑已经剪了六轨demo,歌名暂定《鼻涕与青春期》,真假未知,但评论区已经排队“出必买”。
所以,别再问“孙燕姿什么时候复出”。
她每天都在复——复出菜市场,复出家长会,复出深夜厨房。
舞台灯光总有暗的一刻,但走廊尽头的夜灯,只要娃一句“妈妈我饿了”,她就重新开麦,唱的是全世界最软的摇篮曲。
奶茶店的游客把视频发到小红书,配文只有一句:“她今天裤腿上有鼻涕,可我还是觉得她发光。
”
底下最高赞评论:
“明星逃班叫塌方,她逃班叫治愈。
”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