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框架

0

0

收藏

分享

2010年复旦18驴事件:18名大学生忘恩负义,把冷血展现得淋漓尽致

哆啦B梦 · 2025-3-25 10:23:02
一个24岁民警的生命换来了18个人的重生,但这场救援留下的不只是悲痛,还有让人心寒的冷漠。当张宁海的遗体被抬下山时,获救大学生们分包子吃的场景,和救援队员的沉默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冒险的开始

2010年12月10日晚上7点半,18个年轻人从上海出发,其中有10个是复旦大学学生,4个是校友,还有4个是校外的人。他们是在学校论坛上看到帖子后报名参加的,计划从黄山未开发的区域“逃票”进去探险。领队侯盼说他们“准备得很充分”,但实际上只带了13条睡袋、1台GPS和地图,连防雨的装备都没带齐。
黄山的未开发区域地形特别复杂,主峰莲花峰有1800多米高,周围还有70多座小山头。虽然当地人劝他们找个向导,但他们觉得“有向导就没意思了”,坚持要自己走。11日凌晨3点多,他们偷偷绕过检票口,从一条野路进了山。

迷路与求救

第二天中午,GPS不小心掉进水里坏了,队伍开始走错路。12日早上又下起了大雨,山里雾气重到看不清路,气温降到4度左右。有人冷得发抖,领队侯盼这才同意报警。下午5点半,上海一位家属收到了求救短信,上面写着“黄山 坐标 救命 18人”,赶紧联系了警方。
黄山这边立刻组织了200多人的救援队,包括警察和消防员。市长也赶到现场指挥,但雨天山里能见度太低,按照国际救援规定,这种天气本来不该进山搜救。可因为被困的是复旦学生,救援队还是冒险出发了。

救援与牺牲

13日凌晨2点37分,民警张宁海在云谷寺附近发现了这群学生。当时好几个人已经冻得说不出话,张宁海拿着手电走在最前面,说了句“我来照路,你们跟着”,结果在翡翠谷附近踩断树枝摔下了30米深的悬崖。8小时后找到他时,人已经没了呼吸。
被救的学生们下山后,有群众送来了包子和馒头。几个学生冲上去把整袋包子抢走分着吃,救援队员只拿到几个冷馒头。上海电视台的记者后来回忆:“他们边吃边笑,根本看不出刚死了救命恩人。”

事后的冷漠

张宁海的追悼会在黄山举行时,18个学生里只有2个人到场。复旦校园论坛上却冒出了奇怪的话,有人说“警察就该为纳税人服务”,还有人讨论怎么“控制媒体别乱报道”。网友“电气虎”截到了学生杜彬的聊天记录,里面写着要让登山协会的人出来说话。
记者采访他们时,有女生面无表情地说“很难过,确实难过”,另一个男生急着上车,直接推开镜头说“我们要回上海了,让开”。这些画面被传到网上后,“复旦十八驴”的外号一下子就传开了。

迟来的道歉与未兑现的承诺

被骂了几天后,领队侯盼在12月17日发了一封《迟到的道歉信》,承诺要成立200万元的抚恤基金,还要给张宁海父母养老。可是到了2021年,张爸爸一个人去医院做手术时,还是靠护士帮忙找的护工,那笔钱根本没人提过。
学生们自己在学校搞的追悼会更像演戏。照片里有人双手插兜站着,有人东张西望,根本看不出伤心。网友评论说:“装样子都不会,还不如不办。”

法律与良心的差距

法律专家熊丙奇说过,按《侵权责任法》学生确实没责任,但根据《人民公安》2011年的数据,每年有27个警察因为救人牺牲,83%的家属连基本补偿都拿不到。黄山景区后来改了规定,逃票的人要交10万元押金才能进山,还要登记黑名单。
张宁海最后被追认为烈士,他父亲却说:“不怪孩子们,救人是我儿子的工作。”可这种宽容反而让学生的冷漠显得更扎眼。

写在最后

14年过去了,黄山的烈士碑上刻着张宁海的名字,而那18个人有的当了公司高管,有的出了国。当年参与救援的消防员说过一句话:“我们能救回人命,但救不活良心。”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