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彩台上红绸剪断,象征吉祥的彩头飘然落地。演员金晨这一无心之举,瞬间引爆全网,掀起关于明星素养与文化尊重的激烈讨论,相关话题吸引超4300万人关注。
这并非个例。同月,演员李乃文剪彩时不仅慢人一拍,还随意丢弃彩头,现场老总脸色不悦并弯腰帮他捡起。有趣的是,网友对二人态度迥异,对李乃文多是调侃,对金晨却满是质疑,折射出公众对明星行为的不同期待标准。
为何一个小举动引发轩然大波?“彩头”在中国商业文化中分量极重,典籍中将其定义为“吉利、好运气的预兆”,承载着商家对事业兴旺的祈愿。不过,对其处理方式却有争议:有人视丢弃为破财大忌,尤其潮汕商人对此极为忌讳;也有人解读为“落地生财”。这种分歧,恰恰暴露了传统商业文化传承的模糊与断层。
完整的剪彩礼仪藏着诸多细节。赵露思剪彩后会双手托举彩头展示,递剪刀时将尖对着自己;迪丽热巴会仔细确认绸带品牌名,避免剪错位置,二人因专业表现广受好评。反观檀健次,剪彩后随手丢彩头,靠工作人员捡回才化解尴尬;孙千则将彩头藏在身后,经主持人提醒才纠正。
近年来,明星商业活动礼仪失范已成行业痛点。金晨此前在春晚就曾随手扔蛇年吉祥物砸中小孩。深究原因,是行业对传统礼仪教育的缺失——明星团队本应提前培训剪彩流程、彩头处理等细节,却往往忽视这些基础准备。
要知道,明星商演报酬常抵普通人一年收入,品牌方自然期待对等的专业与尊重。金晨事件后,原定次日官宣的代言海报意外“跳票”,足见礼仪失范会直接冲击商业价值。
“彩头门”虽小,意义却远超事件本身。专业精神从细节彰显,金晨虽及时纠正并保持微笑,仍难掩准备不足的问题。在个性张扬的时代,剪彩绸带飞舞的不仅是碎片,更是千年商道的传承密码。礼仪从不是过时枷锁,而是明星商业价值的隐形刻度。
正如高赞评论所言:“要是我一天赚那么多,我能把剪彩礼仪背100遍。”公众不苛求明星成文化专家,但拿相应报酬,就该有匹配的专业素养。细节之下,高下立判,而专业与文化底蕴,才是艺人长久发展的根基。
注:如若侵权请联系作者,我们将及时删除。
文|AI
图|公共素材库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