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王菲说对了,不给孩子留财产自己潇洒的龚琳娜,已走上另一条大道

曹看资讯界 · 昨天 16:50
在大众印象中,50 岁的龚琳娜始终与 “颠覆” 二字紧密相连 —— 从凭借《忐忑》打破传统声乐边界,到 2024 年结束 20 年婚姻迁居大理,再到公开表示 “不给孩子留财产”,她的每一次选择都跳出世俗预期。这位以独特唱腔惊艳乐坛的歌手,在人生下半场走出了一条 “自我觉醒” 之路,其 “留自由不留财富” 的育儿理念,更与王菲 “尊重孩子独立个体” 的态度形成隔空呼应,让人们看到当代女性在婚姻、育儿与自我价值实现中的多元可能。
婚姻落幕:从 “藤缠树” 到自由生长
1.jpeg

2024 年 10 月,龚琳娜与老锣离婚的消息引发热议,热度不亚于当年《忐忑》横空出世时的轰动。这段始于 2004 年的跨国婚姻,在走过 20 个春秋后,以一种体面的方式画上句号。谈及离婚原因,龚琳娜用 “藤缠树” 作比:“藤缠得太紧,树会干枯;树收得太拢,藤会窒息。” 这个生动的比喻,道尽了两人婚姻后期的相处困境 —— 过度依赖让彼此失去了独立呼吸的空间。​
回溯这段婚姻的起点,充满了音乐与浪漫的碰撞。2002 年,正值音乐事业瓶颈期的龚琳娜,在一场演出中被巴伐利亚琴独特的音色吸引。经朋友引荐,她见到了琴的主人老锣。第二次见面时,两人没有过多言语交流,老锣坐在钢琴前弹奏,龚琳娜随着旋律即兴演唱,这样的音乐共鸣持续了三个多小时。对龚琳娜而言,这种无需刻意迎合、完全自由的创作状态,是她在主流音乐圈从未体验过的。​
2004 年,龚琳娜不顾母亲反对,与老锣在贵阳举办了一场极具民族特色的婚礼。婚后,她毅然放弃中央民族乐团的 “铁饭碗”,随老锣定居德国。老锣为她量身打造《忐忑》,这首融合戏曲、民歌与实验音乐的作品,不仅让她斩获欧洲 “聆听世界音乐” 最佳演唱大奖,还受邀登上格莱美现场,将中国声乐推向国际舞台。彼时的两人,是音乐上的最佳搭档,也是生活中的亲密伴侣,两个儿子的出生更让这个家庭充满欢声笑语,一家四口常在家中围坐,即兴举办小型音乐会。​
改变始于疫情。跨国分居的日子里,龚琳娜第一次学着独立生活 —— 从前连厨房都很少进的她,开始研究菜谱、在阳台种菜、独自给孩子挑选衣物。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让她逐渐意识到:“原来没有依赖,我也能把生活过好。” 同时,音乐事业上的分歧也日益明显,《忐忑》之后,两人合作的作品风格趋于雷同,龚琳娜渴望与更多音乐人合作突破瓶颈,但老锣既是伴侣也是创作伙伴的双重身份,让她陷入两难。2020 年,老锣的一封分手信成为这段婚姻的转折点,信中那句 “我爱你,但我不是你的”,让她彻底明白,彼此需要的是更自由的生长空间。​
大理新生:挣脱束缚后的生活重构​
2.jpeg

离婚后的龚琳娜,没有选择留在熟悉的北京,而是带着两个儿子迁居大理。她在苍山脚下找了一处带小院的房子,青瓦白墙环绕着四季常青的绿植,院角种着儿子们喜欢的向日葵。每天清晨,她会被山间的鸟鸣唤醒,推开窗就能看到云雾缭绕的山景;傍晚时分,她会牵着大儿子的手去林间散步,听孩子讲学校里的趣事,小儿子则会蹦蹦跳跳地在前头带路,偶尔停下来采摘路边的野花。​
这种慢节奏的生活,让龚琳娜找回了久违的松弛感。从前在婚姻中,她习惯了依赖老锣处理生活琐事,连孩子的家长会都很少单独参加。如今,她不仅能熟练地给小儿子扎辫子,还学会了包包子 —— 每个周末,家里都会上演 “包子大会”,小儿子负责揉面团,大儿子帮忙擀皮,龚琳娜则耐心地教他们捏出漂亮的褶子,面粉沾满双手,笑声回荡在小院里。这种与孩子平等互动的相处模式,让母子间的关系愈发亲密。​
在音乐创作上,她也迎来了新的突破。大理开放包容的艺术氛围,让她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元的音乐形式。她会去当地的非遗工坊,向老艺人学习白族调的演唱技巧;也会在古城的街头,与街头艺人即兴合唱。这种不受束缚的创作状态,让她的音乐有了新的生命力,2025 年初,她推出的一首融合大理民谣与现代音乐的单曲,凭借清新自然的曲风获得听众好评。​
育儿观共鸣:留自由胜过留财富​
最引发公众讨论的,是龚琳娜对子女财产继承的态度。在一次采访中,她公开表示:“我不会给孩子留房产和存款,比起物质,我更想留给他们自由选择人生的权利。” 这一观点,与王菲的育儿理念不谋而合。王菲曾在采访中提到:“孩子婴幼儿时期需要保护,但长大后,他们就是独立的个体,我不会干涉他们的选择。” 这种 “不控制、不捆绑” 的态度,在两位母亲身上得到了极致体现。​
龚琳娜的这一决定,并非一时冲动。在德国生活期间,她看到身边很多朋友的孩子,即便家境优渥,也会在成年后独自租房、打工,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目标。这让她深受触动:“如果孩子习惯了依赖父母的财富,就会失去奋斗的动力。我希望他们能像我一样,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哪怕遇到困难,也有勇气去面对。”​
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大儿子对编程感兴趣,她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强迫孩子学习乐器,而是支持他报名编程兴趣班,还会和孩子一起探讨编程项目;小儿子喜欢画画,她就把家里的一面墙改成 “涂鸦墙”,让孩子自由创作。当有人质疑她 “太狠心” 时,她笑着回应:“我小时候也是靠自己努力考上音乐学院的,我相信我的孩子也能靠自己活出精彩。”​
这种育儿观,与王菲对待窦靖童、李嫣的方式高度契合。王菲从不干涉窦靖童的穿搭与职业选择,哪怕女儿染紫色头发、打多个耳洞,她也只是提醒 “注意安全”;对于李嫣分享美妆视频的爱好,她更是全力支持,还会在私下里给女儿提建议。两位母亲都明白,真正的爱不是给予物质上的满足,而是尊重孩子的个性,让他们有勇气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大理的春日,龚琳娜的小院里开满了鲜花。她坐在院中的藤椅上,看着两个儿子在阳光下追逐嬉戏,手里捧着一本刚读完的书。远处的苍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清晰,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她拿起手机,给王菲发了一张小院的照片,配文:“这里的春天很美,有空来坐坐。” 手机屏幕亮起,王菲回复了一个微笑的表情,简单的互动间,是两位母亲对生活、对育儿相同的通透与豁达。​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