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丽这是咋了?直播时满嘴污言秽语,网友从同情慢慢变成厌恶
你敢信吗?一个酒局,差点毁了她的一生,却也逼出了中国职场史上第一个“酒桌性侵算工伤”的判例。
她不是在闹,是在用命撬开一扇门——那扇门后,是无数人不敢说的沉默,是公司酒局里“不喝就是不给面子”的潜规则,是被侵犯后还要笑着道歉的日常。
2023年的事,2024年才被翻出来,不是她拖,是她怕。
怕没人信,怕被说“想红”,怕连工作都保不住。
她不是网红,是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女销售,喝到意识模糊,被人拖进房间,醒来时衣服没穿好,手机里全是领导发的“别声张,公司会处理”。
她没闹,她去申请工伤。
结果被驳回了三次。
第四次,她把诊断书、录音、监控片段、同事证词,全摊在了桌上。
没人帮她,她自己找律师,自己跑人社局,自己对着镜子练习怎么开口说“我被侵犯了”。
有人说她要两千万,扯淡。
她要的是387万——20年心理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失。
那两千万是网友编的,是键盘侠的弹幕,是流量的燃料。
她没蹭,她只是在等一个说法。
直播失控那天,不是她疯了,是她终于撑不住了。
三年了,她每天吃药,半夜惊醒,不敢碰酒,不敢听笑声。
她以为公开了就能结束,结果评论区炸了:“你自己去喝酒”“装什么受害者”“现在都敢讹钱了”。
她对着镜头哭,不是演,是憋了太久,终于漏了气。
你有没有过那种感觉?
明明是受害者,却要不断证明自己“清白”?
你有没有在饭局上,被上司按着酒杯说“你不喝,就是不信任团队”?
你有没有在事后,连告诉闺蜜都不敢,怕她问“你是不是太敏感了”?
崔丽丽不是英雄,她只是个不想再忍的人。
现在,她的案子进了二审。
法院在讨论:公司组织的酒局,到底算不算工作?
如果算,那喝醉后被侵犯,是不是工伤?
如果不算,那以后谁还敢拒绝?
谁还能活?
人社部去年悄悄加了条“崔丽丽条款”,可执行起来,还是得靠一个个像她这样的普通人,一寸寸往前拱。
她没赢,但至少,现在有人开始问:为什么我们默认,酒局里的侵犯,是“意外”?
为什么我们默认,女性在职场里,就得用身体换资源?
她不是要钱,她是要一个规则——不是“你别喝太多”,而是“你别碰别人”。
下个月,判决要出来了。
我不知道她能不能赢,但我知道,从今往后,再有人在酒桌上说“不喝就是不给面子”,至少,有人能理直气壮地回一句:
“你再说一句,我就去申请工伤。
”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