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离婚四年的夫妻,投奔前夫同吃同睡,前夫却拒绝复婚:没必要
江苏这位离婚四年还搬回去跟前夫同吃同睡的女人,说是为了孩子,其实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自我感动,男人精明得很,根本没想过复婚这回事。这男的算盘打得太精了。
白得一个不用付工资的保姆,洗衣做饭带孩子,家里开销还少了,生活质量一点没降。
他凭什么要复婚?
再结一次婚,财产要分,责任要担,万一再吵再离,又是一身麻烦。
现在这样多好,享受着婚姻的便利,却不用承担任何法律和情感上的义务。
他不是没赶她走,是压根就没必要赶。
女方呢,纯粹是外面混不下去了。
谈了三段恋爱都失败,说明再择偶市场确实不顺利。
经济压力大,一个人带孩子租房生活,成本太高。
回前夫家,是她当下成本最低、看起来最稳妥的选择。
但她把这种“走投无路”包装成“为了孩子”,既是说给外人听,更是说服自己。
她以为自己付出劳动,就该换来一个“妻子”的名分,这想法太天真了。
这根本不是爱,是交易,而且是一场极不平等的交易。
最惨的就是孩子。
孩子不傻,他能感受到家里那种冰冷、尴尬的气氛。
父母睡在一间屋,却不像夫妻。
每天看着妈妈像佣人一样忙碌,爸爸像房客一样冷漠。
这不叫“完整的家”,这叫“家庭生活的舞台剧”,父母是演员,孩子是唯一的观众。
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对亲密关系的理解会出问题的,他会觉得家庭就是凑合,关系就是算计。
现在社会上这种“离婚不离家”的现象,根子还是经济。
特别是对女性,生育带来的职业中断,社会普遍的年龄歧D视,都让她们在离婚后处境艰难。
很多地方妇联搞再就业培训,就是看到了这个问题。
但这位妈妈选择死守,她赌的是前夫的良心,可一个男人如果真的有良心,当初就不会走到离婚这一步,更不会心安理得地享受前妻的免费服务。
别再拿北欧单亲家庭来对比了,人家是分开了,但父母双方的责任和爱都在,是高质量的陪伴。
我们这种,是物理上在一起,精神上早就分家了,是低质量的“伪团圆”,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说白了,她守着的不是家,是自己最后的退路和那点可怜的面子。
她以为自己在忍辱负重,实际上是在用自己的尊严和孩子的未来,为一个不爱她的男人省钱省心。
醒醒吧,那不是救生圈,那是把你往下拽的石头。
真正为孩子好,是自己先站直了,活出个样来。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