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开播!于和伟、王阳同台飙戏,看完预告片我想说:该火了
央视放大招,抗战剧还能这么拍?最近电视剧市场堪称“神仙打架”,古偶、谍战、民国传奇轮番轰炸,观众手里的遥控器都快按冒烟了。
可在一片喧嚣中,央视悄咪咪甩出一部《八千里路云和月》,光看预告片就让人肾上腺素狂飙——于和伟演高官白天花天酒地、晚上用酒杯传情报。
王阳上一秒指挥千军万马,下一秒躲进游击队当厨子颠大勺;万茜更绝,旗袍配枪杀出血路,抱着血衣跳崖的画面直接让人破防。
没有断肢横飞的战场特效,没有口号式的热血台词,这部剧偏偏靠“无声胜有声”的镜头语言,把抗战剧拍出了文艺片的质感。
更狠的是,主角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将领,而是一群厨子、主妇、小商人。
央视这波操作,简直是给“抗战神剧”狠狠上了一课:谁说小人物不能撑起大时代?
谁说主旋律必须苦大仇深?
于和伟王阳万茜飙戏,演技派组团
如果说演员阵容是电视剧的“硬通货”,那《八千里路云和月》简直是开了家“演技银行”。
于和伟这次又双叒叕演历史剧,但“田家泰”绝对是他职业生涯最带感的角色之一。
白天端着红酒杯混迹权贵圈,晚上用杯底暗号传递情报,审讯时咬舌自尽的戏码,愣是把谍战戏演出了《无间道》的悬疑感。
网友辣评:“建议查查于和伟,不像演的!”
王阳则贡献了教科书级的“反差萌”。
前一秒还是运筹帷幄的抗日将军,下一秒钻进游击队当厨子,切菜剁肉比拿枪还溜。
预告片里他拎着烧火棍破译密码,硬是把厨房变成情报站,弹幕瞬间炸锅:“原来抗日剧的终极武器是铁锅炖大鹅?”
万茜更是一人千面。
白天是织布养家的温婉主妇,晚上化身旗袍杀手,单枪匹马杀敌的镜头飒到让人忘记呼吸。
最绝的是她抱着血衣跳崖那场戏,没有一句台词,但眼神里写满决绝与悲壮,直接把观众眼泪骗了个精光。
这仨人凑一块,简直是把“演技天花板”焊死在横店片场。
小人物抗战史,厨房里也能打江山?
比起传统抗战剧动不动就“手撕鬼子”的魔幻操作,《八千里路云和月》玩的是“接地气哲学”。
剧里没有开挂的英雄,只有被迫成长的普通人。
黄澄澄演的厨子孟万舟,被抓壮丁时吓得尿裤子,转头却敢冒充将军,用烤地瓜藏毒药、拿烧火棍破密码,硬是把厨房技能点成了抗日必杀技。
这剧狠就狠在,它把战场搬进了菜市场、厨房、弄堂。
田家泰用酒杯传情报,丁玉娇用旗袍藏枪,张云魁用烧火棍打仗——这些看似荒诞的设定,恰恰戳中了历史的真实。
抗战哪需要那么多“天降猛男”?
分明是无数小人物在柴米油盐中咬牙硬扛,用缝衣针、锅铲、算盘和敌人死磕到底。
导演显然深谙“以小见大”的套路。
当万茜饰演的主妇用旗袍掩护枪支,当王阳演的将军蹲在灶台前破译密电,观众突然就懂了。
所谓家国大义,不就是普通人为了保护眼前那点烟火气,豁出命去拼吗?
结语
《八千里路云和月》最狠的一招,是把抗战剧拍出了“爽感”。
没有强行煽情,没有脸谱化反派,有的只是小人物在绝境中的急中生智,以及演员们“人均影帝”的炸裂演技。
当于和伟咬舌时青筋暴起,当万茜跳崖时衣袂翻飞,谁还在乎这是不是“主旋律”?
央视这波操作,简直是在对流量剧喊话:“都学着点!观众早就不吃假大空那套了!”
总之,这剧要是再不火,恐怕连剧里的烧火棍都要喊冤。
你怎么看?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