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裸出镜,一脱爆火,这尺度新剧实在太敢拍
“原来梦想入口的门票,得先脱层皮。”看完《爱麻夫人》,脑子里只剩这句话。
申柱爱挤进试镜间那天,鞋底还沾着工厂车间的机油味,她以为那是翻身的气味,结果只是资本和审查的润滑油。
1980年代的韩国片场,女人分两种:镜头里被消费的,镜头外被忽视的。
申柱爱拿到女主角那天,剧本里写“她凝视深渊”,导演转头告诉她:“深渊不用拍,拍大腿就行。
”资本方把艺术镜头剪成海报上的大腿特写,审查官在边上点头——只要别拍深渊,怎么拍都行。
郑禧兰更惨。
她早十年就知道这套规则,所以干脆拒绝了大尺度戏份,结果从“艳星”直接变成“过气艳星”。
两个女人在化妆间第一次对视,一个带着新人愣劲,一个带着前辈的冷笑,谁也没想到最后会一起蹲在剪辑室地板上,把被删掉的胶片偷偷拼回去。
胶片像她们被撕碎的尊严,拼起来还是碎的,但至少能看清原来长什么样。
最讽刺的是白天。
工厂女工举着标语喊平等,晚上挤进影院看同一批标语里的“她”被拍成软色情。
消费的和被消费的,居然是同一群人。
这种割裂感比审查制度还锋利,它让女人自己都不确定到底该恨谁。
原版《爱麻夫人》的主演安昭映突然出现在片场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她站在监视器旁边看申柱爱重演自己三十年前的角色,突然说:“当年我演完,他们说我只能演这种。
”一句话把三代女演员钉在原地。
原来标签不是撕掉的,是传下来的。
最后电影还是被剪成了噱头片。
首映那天,申柱爱在影院最后一排坐着,听见观众对着她的艺术镜头笑场。
她没哭,只是突然想起工厂里那些女工——她们白天抗争,晚上买票看自己抗争的失败。
这种循环比失败本身更绝望。
但第二天她照样去了片场。
郑禧兰也是。
她们没赢,但也没停。
就像剧里那句台词:“只要胶片还在转,我们就还没输。
”这句话说给1980年代的女演员听,也说给现在还在试镜间外排队的人听。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