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衡防务 发表于 2025-4-10 21:01:12

朝鲜为啥富裕不起来?只因其发展道路已被“1718委员会”锁死

全球经济日益互联互通,许多国家都搭上了发展的快车,人民生活水平节节攀升。然而,有一个国家却仿佛被时代抛在了身后——朝鲜。尽管拥有一定的自然资源和地缘优势,这个国家却始终无法摆脱贫困的阴影,经济发展迟缓,人民生活艰难。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朝鲜富裕不起来?
答案并不简单,既有外部的重重枷锁,也有内部的自我设限。尤其是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718委员会”实施的制裁,像一道无形的铁门,牢牢锁住了朝鲜融入世界经济的可能性。与此同时,朝鲜自身的政策选择和我国在其中的角色,也为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增添了更多层次。

一、制裁的演变

朝鲜的经济发展困境,首先绕不开国际社会的制裁。2006年,朝鲜进行第一次核试验,彻底点燃了国际社会的怒火。联合国安理会迅速通过第1718号决议,成立了“1718委员会”,开始对朝鲜实施全面制裁。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从贸易、金融到技术转让的全方位封锁。到了2009年和2016年,随着朝鲜接连进行核试验,制裁力度更是步步升级,比如第1874号和第2270号决议,把制裁范围扩大到几乎所有关键领域。
具体来说,这些制裁包括禁止朝鲜出口煤炭、铁矿石等主要创汇商品,还限制了石油进口,切断了金融渠道,甚至连技术设备都拿不到。比如,煤炭出口禁令直接让朝鲜损失了每年数亿美元的收入,这对一个本来就经济脆弱的国家来说,简直是釜底抽薪。

数据显示,制裁实施后,朝鲜的对外贸易额大幅缩水,有些年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更别提技术封锁了,工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几乎停滞,工厂设备老化,生产效率低下。
2022年3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又将“1718委员会”(对朝鲜制裁委员会)专家小组授权延期。
这些措施的初衷是遏制朝鲜的核野心,但客观上也把它的经济命脉掐得死死的。没有外汇收入,国家就没法进口粮食、能源和工业原料,经济自然转不动。更惨的是,这种长期封锁让朝鲜彻底与全球化脱节,连最基本的国际分工都参与不了。可以说,“1718委员会”主导的制裁,就像一个巨大的紧箍咒,牢牢套住了朝鲜的发展道路。
二、朝鲜经济后果

不过,话又说回来,朝鲜富裕不起来的原因,不能全怪到制裁头上。外部压力是大,但内部问题也不小。朝鲜的经济模式,核心是“主体思想”,简单说就是强调自力更生。这听起来挺硬气,可实际操作起来,却让经济变得死板僵化。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几乎所有资源都由政府掌控,市场机制基本没有生存空间。

这种模式在建国初期还有点成效,毕竟那时候靠着苏联和我国的援助,日子还能过得去。但到了冷战结束后,外部支持减少,朝鲜却没及时调整策略,依然死抱着“自给自足”不放。
结果呢?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粮食常年短缺;工业靠老本吃饭,技术更新跟不上;企业没有活力,普通人也没动力干活。更要命的是,朝鲜把大量资源砸在军事和核项目上,“先军政策”让军费占了国家预算的大头,经济发展自然被挤到一边。
举个例子,朝鲜的粮食产量多年来徘徊在低位,连喂饱自己人都费劲,更别提出口换外汇了。国际组织报告显示,朝鲜有超过40%的人口面临营养不良,这在现代社会简直不可思议。再加上制裁的叠加效应,朝鲜的经济就像一辆破车,既没油也没零件,想跑起来谈何容易?所以说,制裁是外因,朝鲜自己的政策才是内因,两者一结合,经济想不垮都难。

三、我国出演的角色

说到朝鲜的经济困局,咱们不能不提我国的角色。作为朝鲜最大的邻国和贸易伙伴,我国对朝鲜的影响举足轻重。客观来说,我国一直在制裁与接触之间走钢丝。一方面,我国坚决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的制裁决议,比如2017年暂停从朝鲜进口煤炭,给了朝鲜经济不小的打击。这既是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需要,也是展现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另一方面,我国也不希望看到朝鲜彻底崩盘。毕竟,朝鲜半岛要是乱了,首当其冲受影响的就是咱们东北地区。所以,我国在执行制裁的同时,也保持了一定的经济往来和人道援助。比如,通过边境贸易给朝鲜提供粮食和日用品,多少缓解了那边的压力。我国还多次呼吁国际社会在制裁之余,给朝鲜留点喘息空间,推动通过对话解决问题。
我国希望朝鲜半岛稳定,不想看到政权更迭或者难民潮冲击边境。所以,咱们的政策一直是“压中有谈”,主张用谈判换取和平。

总的来说,朝鲜富裕不起来,既有“1718委员会”制裁的外部铁锁,也有自身政策的老路难行。咱们国家在这中间,既是参与者,也是平衡者。未来,朝鲜要想翻身,恐怕得在内外双重压力下找到出路。国际社会得给点空间,朝鲜自己也得改改思路。毕竟,关起门来搞发展,哪有出路?至于这条路怎么走,咱们拭目以待吧。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朝鲜为啥富裕不起来?只因其发展道路已被“1718委员会”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