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元报名费换回千元装备?无锡马拉松狂欢背后,藏着的阳谋
200元报名费竟得千元装备?无锡马拉松狂欢背后的阳谋200元报名费换千元装备?无锡马拉松狂欢背后的隐秘阳谋
200元报名费可换千元装备?无锡马拉松狂欢背后有何阳谋
200元报名费能换千元装备?无锡马拉松狂欢背后隐藏的阳谋
200元报名费换得千元装备?无锡马拉松狂欢背后的潜在阳谋
200元能够买到什么呢?是一顿火锅,还是半件衣服?然而在无锡马拉松这里,用这200元却能够换来价值上千元的品牌装备,还有限量版的樱花小笼包,甚至还能够从中赚取差价呢。在二手平台上,一件参赛背心被抬高到108元的价格出售,而完赛拖鞋也被标价50元高价售卖。网友们打趣说:“与其去跑马拉松,还不如做个黄牛呢!”这场表面上看起来是亏本的“生意”,其背后实际上隐藏着城市、品牌以及跑者三方的博弈。
无锡马拉松的参赛包,简直是“薅羊毛”的极致之选:海澜之家的防护雨伞、李宁的限定款背心、京东特制雨衣、王兴记樱花小笼包……单是购买这些好物至少得花费800元。更为厉害的是,该赛事和42家房地产企业联合互动,完成比赛就能获取8万元的购房优惠券,这就如同政府帮你把价格压低了。那些品牌为什么愿意做这种看似吃亏的事情呢?答案就在42.9万人的报名数据当中——这可是顶级的流量汇聚之处,海澜之家凭借赛事的曝光收获了2.3亿的话题热度,李宁借助“破3战袍”建立起专业的形象,房地产企业更是利用优惠来锁定潜在的顾客。
在闲鱼这个平台上,锡马(无锡马拉松)的装备已经变成了紧俏商品:粉色手套每副售价15元,完赛空顶帽一顶能卖到68元,甚至用来装小笼包的礼盒都有人开价30元回收。有参加跑步的朋友计算过:单靠售卖闲置的锡马装备就能把参加比赛的花费赚回来,如果能抢到限量版跑鞋再转手卖掉,就能赚上千元。然而,这一现象背后是锡马赛事的“饥饿营销”手段——全程马拉松的中签率仅仅只有6%,3.5万个名额使得锡马装备天然就具备了稀缺性。更为厉害的是,赛事组委会把“获取利益”转化成了赛事文化:完赛衫需要花费1元来申请领取,而PB(个人最好成绩)衫则要打破个人记录才能够获得,这种游戏化的设计让跑步爱好者心甘情愿地“无私奉献”。
无锡市政府堪称最大的受益者。3.5万的跑步参与者带动了5.05亿元的消费,酒店的入住率急剧攀升至95%,鼋头渚一天之内就涌入了5万游客。更为高明的当属其打出的“文旅组合拳”:参加马拉松就赠送8万元的购房券,发放40万张消费券,甚至将赛道变成城市的宣传平台——前半程能观赏蠡湖樱花,后半程可游览金融区的高楼大厦,跑完比赛还能领取地铁卡免费畅游无锡。有跑步爱好者坦率地说:这是明着来的策略!让你在跑步的同时对这里心生向往,下次带着全家人来游玩。
当有些人仍在争辩“跑步是否值200元”的时候,明智之人已然洞悉:无锡马拉松早已不再是单纯的体育赛事,而是一个精心打造的“商业舞台”。品牌方来蹭热度、城市售卖景色、跑步者获取好处,三方都从中得到各自想要的。然而在这种狂欢背后也存在担忧:当装备的价格虚高超出竞技精神,当“贪图小利”成为参赛的动力,马拉松是否依旧是那个纯粹的全民运动呢?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