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离开央视那天,没人觉得她能活下来。 
 
不是说央视不好,是太好了。 
 
好到让人窒息。 
九年春晚,董卿的接班人,铁饭碗里的金碗,可她两个孩子还小,老公半夜发消息说“孩子发烧了”,她还在后台对口型。 
没人信她能靠自己活下去。 
 
结果呢? 
抖音1100万粉,一场直播500万人盯着看。 
不是卖口红,是卖《诗经》笺纸、故宫铜镜、非遗蜡染。 
 
她说“文化不是博物馆的玻璃罩子,是能穿在身上的温度”。 
有人骂她“下海了”,可她直播间里,妈妈们在弹幕里说:“你讲的沟通课,比我老公说的都管用。 
” 
 
她不喊“家人们”,不跪着卖货。 
话还是那句话,慢,稳,有分寸。 
像当年春晚报幕一样,不抢戏,但让你记住。 
 
她开课教人怎么说话,不是话术,是“怎么让人愿意听你说话”。 
这玩意儿,央视教不了,抖音也教不了,只有在镜头前熬过十年的人才懂。 
她没骂央视,也没吹自己。 
 
只是把讲台搬到了客厅,把话筒换成了手机。 
现在她带孩子、录视频、谈合作、做公益,一天睡四个小时。 
可她说,这比当年在央视等通知的日子,踏实多了。 
 
传统媒体的光环,不是护身符,是锁链。 
有人挣脱了,不是背叛,是活明白了。 
她不是第一个离开的,但可能是第一个把“专业”带进流量里的。 
 
以前是台里给你发工资,现在是你自己攒口碑。 
有人问她后悔吗? 
她说:“我以前是央视的李思思,现在,是李思思的央视。 
 
” 
评论区炸了。 
“原来主持人的底子,真能当饭吃。 
 
” 
“我姐也在央视,看完她视频,我辞职了。 
” 
 
“别再说传统媒体没出路了,是人没出路。 
” 
她没爆哭,没卖惨,没喊“逆袭”。 
 
只是安静地,把一件旧西装,穿成了新旗袍。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