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林心如回应陈妍希结为“儿女亲家”的事宜!

SilasBathu · 昨天 11:51
“小学都没毕业,亲家群已经拉好了?
1.png


2.png

刷到陈妍希晒的那张搭积木合照,评论区一水“丈母娘先喊为敬”,笑死,娃才换牙期,网友连婚礼随份子都排上号了。
别急着嗑CP,先看清俩娃的相处模式:小星星把最后一块积木递给小乖,顺手帮她拍掉膝盖上的灰。
镜头外,林心如跟陈妍希正蹲在地上拼说明书,一个说“这步好像反了”,一个回“拆了重来,反正他们不急”。
没有“你娃必须让着我娃”的客套,也没有“男孩子要绅士”的提醒,纯纯两个小孩在垃圾时间里磨出默契,大人只是顺手递工具。
这才是青梅竹马最金贵的部分——不功利。
林心如那句“尊重交友选择”不是场面话,她连节目策划案里都要加一行大字:禁止引导儿童说“喜欢”“结婚”等字眼。
陈妍希更直接,品牌活动被追问“亲家”当场笑喷:“先保证作业写完行吗?
”一句话把起哄摁回现实。
说到底,明星娃也逃不过普娃日常:一起补暑假作业,一起吐槽海边紫外线,一起把冰淇淋滴在防晒衣上。
垦丁亲子游的照片没放正脸,只有两张小影子叠在一起追浪花,配文“今天谁洗碗抽签决定”。
评论区宝妈秒懂:原来明星也怕娃赖皮,还得用“石头剪刀布”解决家务纠纷。
最扎心的是,普通人家想复制同款“发小”越来越难。
小区邻居三年换两拨,幼儿园同学毕业就失联,连固定球友都得靠家长微信群强行组局。
林心如和陈妍希能给孩子的最大奢侈品,不是同台综艺,而是“不搬家、不换校、爸妈不闹掰”的长期稳定社交圈——听起来简单,做起来比买学区房还难。
所以别再盯着“娃娃亲”玩梗,学学俩妈的实操:
1.固定玩伴日程表——每月一次“无目的约会”,不教分享、不逼合作,纯放养。
2.大人先做朋友——婆媳剧里那套“为了孩子硬凑”在这儿失效,家长气场不合,娃再投缘也白搭。
3.把“以后”留给以后——现在只负责让娃记住“放学有人等你一起踩水坑”,至于二十年后是不是新郎新娘,随缘。
看完默默把“以后生娃得先找好亲家”的玩笑话删了,先搞定身边那个能陪娃丢沙包、不抱怨娃弄脏地板的邻居再说。
毕竟,青梅竹马的第一步,是爸妈先学会不搬家。
3.png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