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她早把演唱会开进了山区教室。
”
刷到这条留言时,我正排队买咖啡,前面的小姑娘突然回头冲同伴喊:“孙燕姿给甘肃地震捐了200万,还建了音乐教室!
”声音大得整个店都听见。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这个“冷门”歌手,其实一直在热搜之外偷偷“营业”。
先说最扎心的。
很多人以为她半隐退,结果人家只是换了个战场:
云南怒江边的女童班,326个娃,8年,匿名。
直到韩红基金会今年10月公示,大家才扒出汇款人“S.Y.C.”——孙燕姿拼音首字母。
不是通稿,不是合影,连条微博都没发。
对比某些明星“捐款未到热搜先行”,这操作,有点野。
再说她老师。
李偲菘,当年写出《天黑黑》的幕后大佬,去年突发心梗,一度传病危。
11月《联合早报》拍到孙燕姿素颜冲进新加坡医院,手里拎的居然是自家熬的汤。
一周后,李偲菘出院,第一首新曲就叫《日落以后》,名字跟她巡演撞车,说是巧合,鬼才信。
师生俩还打算明年1月搞双钢琴版《我怀念的》,门票不对外,只给音乐学校的孩子,现场估计哭成一片。
家庭这块,更离谱。
13岁儿子身高蹿到一米七,网友在巴厘岛偶遇,照片里孙燕姿踮脚才能揉到他脑袋。
老公纳迪姆升职亚太区副总裁,全家搬回新加坡,她却被拍到独自逛乌节路地摊,买10块钱三双的袜子,还跟摊主砍价。
记者问“豪门太太”为啥这么抠,她翻白眼:“袜子会飞吗?
不会就值这个价。
”
瞬间把“明星”俩字打回原型。
音乐上,她也没闲着。
跟林俊杰憋了首《时光褶皱》,录唱那天,两人把20年前合照贴在调音台,谁唱错一句,就罚吃童年同款辣条,辣到怀疑人生。
环球音乐趁势重启黑胶计划,《天黑黑》demo里还有她22岁的咳嗽声,听着像青春打了个喷嚏。
最炸的是,悉尼歌剧院首次把档期给东南亚女歌手,3月开票,本地华人朋友圈已经有人开始攒年假。
有人总结:孙燕姿的“营业”路径,是反向操作——
热搜不见人,捐款名单见;
综艺不上,山区教室里见;
合照不拍,黑胶纹路里见。
别人争C位,她直接退出群聊,却把温柔塞满每个角落。
就像她歌里唱的,“有一种勇敢,是笑着不说”。
所以,下次再听见“孙燕姿是不是过气了”,可以把这篇文章甩过去。
过气?
人家只是把气,都攒给了需要的人。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