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舞台上的自信,曾让无数观众眼前一亮。2019年央视主持人大赛,李七月凭着实力和沉稳,硬是从众多高手里杀出重围,成为全场焦点。可这几年,她却仿佛消失在大众视野。有人疑惑:“金子怎么还不发光?”
她的成长经历其实很扎实。学生时代,李七月成绩优异,文艺活动样样拿手。她不仅唱得好、跳得好,还能当学生会主席,把一群人带得服服帖帖。老师同学都记得她的好,毕业多年还有人念叨她。
大学进了中传,专业课认真学,实践活动没落下。她实习机会多,锻炼了不少社会经验。毕业后去了辽宁卫视,刚入行就能主持早新闻,这在同龄人里已经算厉害的。
她一路争取机会,央视大赛一战成名。主持人大赛上,她临场反应快,台风稳健,拿了优秀奖直接被央视看中。很快就当上《远方的家》的出镜记者,走遍中国各地,积累了丰富经验。
后来调到《华人世界》,面对国际话题也能游刃有余。观众说她主持“有气质”,同事夸她“有韧劲”。这几年是她事业最风光的时候。
但到了《等着我》寻人团团长,风格有点不搭。她本来偏文艺气质,突然去做公益寻人,节目热度虽高,但效果没预期那么突出。加上她已到三十多岁,正值事业转型期,压力也大。
为了证明自己,她又参加了新一届主持人大赛,拿了铜奖。董卿、康辉等前辈都认可她的表现,网友更是把她当“董卿接班人”。这波热度让她多了不少机会。
之后她尝试各种节目类型,纪录片、农业频道、纪实栏目、农民丰收节晚会,什么都敢接。乡村题材虽然受众有限,但她的表现依然稳。
有人说她被“边缘化”,其实未必。央视让她主持乡村、助农类节目,是信任她能把握这些内容。官方政策重视“乡村振兴”,这些节目也算顶流资源。
她的热度下降,主要是节目类型和平台原因。年轻网友不太关注农业、纪实类节目,自然曝光度没以前高。但她本人并不在意流量,还常在社交平台宣传助农活动。
9月她晒新家视频,家里布局温馨,书架上孩子和大人的书分开放,客厅没电视,为的是让孩子有更多空间。
她的生活其实挺有品质。餐厅高度能调节,灯光护眼,细节上很贴心。网友夸她“既温柔又有条理”,家里没奢华,却很舒服。
有人质疑她是不是被“雪藏”。但仔细看她的动态,她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工作和生活两不误。她不是那种靠流量吃饭的人,而是踏实干活。
央视主持人里,李七月不是最红的,但她的专业和敬业,同行都看在眼里。每次节目她都全力以赴,哪怕不是最热的栏目,也能做到最好。
网友们讨论她的现状,观点不一。有人遗憾她没大红大紫,有人觉得她活得真实、自在。她自己倒是很坦然,从不抱怨,也不刻意刷存在感。
和那些靠话题炒作的主持人不同,李七月专注内容,注重积累。她用实际行动证明,金子不一定都在聚光灯下闪耀,但始终会发光。
她给同事们上的一课就是:不用刻意去争风头,把事做好就行。哪怕舞台小一点,观众少一点,认真做内容、对观众负责,这才是底气。
现在她既能主持节目,又能照顾家庭,还能做公益。她的路虽然不算最顺,但每一步都走得踏实。
回头看,李七月的现状正好说明:“金子不会被埋没,哪怕在角落里,也能闪闪发光。”这份坚持和淡定,是最值得同行们学的地方。
每个人都想被看到,但真正的实力是不会被埋没的。李七月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这句话。她没追求短暂的流量,而是把每个岗位都做得扎扎实实。这样的金子,迟早会发光。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