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全网公认的6位最讨厌韩国女星,全智贤仅排第2,第1没有争议

可靠面条Xw9 · 4 小时前
“200亿韩元说没就没,你心疼吗?
1.png

我心疼的不是钱,是她们明明一句话就能止损,却偏要等下架、道歉、丢代言才反应过来——原来中国观众不是好哄的冤大头。
2.png


3.png

全智贤的《暴风圈》被剪得七零八落,平台还是一键清空。
4.png

韩国那边把锅甩给“技术问题”,可业内群聊早传疯:片子里夹的那句“白头山是我们固有领土”,剪辑师第一次审片就提醒过,导演嫌“小题大做”。
5.png

结果上线48小时,代言掉光,连她手里那个十年长约的矿泉水都连夜换海报,像素级P掉脸。
6.png

我闺蜜在4A公司加班到三点,边哭边吐槽:“品牌方连违约金都不犹豫,直接打款,生怕晚一秒被网友连坐。
7.png


8.png

李贞贤更离谱。
9.png

她录那段中文道歉,我数了,一共27秒,嘴型对不上,眼神飘到左上角提词器,微博热评第一条:“姐姐,背稿子也专业点。
10.png

”数据不会骗人,新浪娱乐投票“你能接受吗”,七成网友选“滚”。
11.png

最惨的是原定巡演,合肥站已经卖了三成票,退票手续费谁出?
12.png

经纪公司装死,粉丝后援会只能自己垫,小站长把压岁钱全掏出来,在群里发语音哭:“我高三都没这么省。
13.png


14.png

有人翻车,有人捡分。
15.png

林允儿团队把“文化顾问”写进片头字幕,名字比编剧还大,网友笑称“求生欲字幕组”。
16.png

我去看《King theLand》,弹幕飘过一句“她连比心弧度都像是顾问量过的”,笑死,但确实没槽点。
17.png

进博会那天,她一句“互相尊重”冲热搜,旁边男翻译还没开口,她自己先切换中文,发音比某些国产剧原声还标准。
18.png

同场韩国记者背地里翻白眼:“至于吗?
19.png

”至于,太至于了,同档期另一部韩剧因为把汉服说成“东洋风”,被投诉到下架,林允儿这边稳收8.2分,商务报价直接翻三倍,品牌方说“就要她这股谨慎劲”。
20.png

张娜拉的路子更野。
抖音复出第一场直播,她穿粉色韩服唱《SweetDream》,弹幕刷屏“圈钱”,她假装看不见,PK环节连麦东北大叔,大叔开口一句“当年我爸追你妈买的CD”,她当场泪目,眼泪掉得比剧本还准时。
数据漂亮,500万人看过,可转头豆瓣新剧4.7分,网友辣评:“演技留在2005年了。
”我刷到她在片场背中文的偷拍,一句“请多关照”练了二十遍,舌头打结,旁边助理比她还急:“姐,实在不行用韩语吧。
”她摇头,说“再试一次”,那一刻我居然有点心软——可惜观众心软换不回评分。
最魔幻的是行业后端。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直接上机考,外籍艺人笔试+面试,题库公开,我下了一份,第一题:请简述汉服与韩服历史区别。
看似送分,真敢胡诌立刻红章警告。
韩国那边海关数据一出,对华文化出口掉18%,协会连夜开会,把张娜拉、李贞贤案例写进“海外艺人伦理”教材,老师上课直接放微博骂战PPT,学生边吃瓜边记笔记,场面荒诞得像综艺。
微博新上的“跨国艺人言行预警系统”更好玩,我搜了下,被标红的37位里,一半去年还在中国捞金。
系统弹窗提示:该艺人曾发表争议言论,请品牌方谨慎评估。
翻译成人话就是:别砸钱,砸就是血本无归。
我顺手把截图甩进PR群,十分钟后品牌方撤下预热海报,速度快得像抢红包。
说到底,观众要的不是跪舔,是平视。
你把我们当钱包,我们就让你钱包见底;你肯花心思尊重,我们能把8.2分刷到9.0。下一次,韩国艺人想闯关,先问问自己:那句台词、那个手势、那段历史,真的搞清楚了吗?
搞不清楚,200亿就是学费,贵,但值。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