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这句话,崔丽丽手机里那段录音一放,弹幕直接炸了。500万人冲进直播间,想亲耳听听老板到底多横,结果平台以“泄露隐私”秒掐。
掐得越快,传得越疯,微博、小红书、抖音,到处是被截成15秒的“劝酒原声”。
有人数了,短短8秒,老板提了三次“面子”,一次比一次高八度,像KTV里逼单的麦霸。
录音前,公司还嘴硬:那晚是“私人小聚”,不算公务,不算工伤。
录音后,最高院再审申请里多了一行小字——“恳请法院综合考量新证据”。
翻译成人话:老板自己也心虚了。
可心虚归心虚,钱袋子捂得贼紧。
崔丽丽把索赔从2000万砍到86万,数字跳水94%,网友懵了:姑娘,你是不是被律师坑了?
代理律师甩出一张Excel:医疗费、康复费、误工费,一条条加出来的“实损”,没掺水分。
有人算过,86万刚好是天津一套郊区小两居的首付,换不回半张完整的脸,但能把后面十几次植皮的钱凑齐。
评论区里一条高赞说得好:“不是她降价,是现实教她别硬刚。
”
现实还教她另一样东西——流量。
半年粉丝从30万涨到50万,听起来风光,可后台数据露了怯:完播率掉13%,带货转化率直接腰斩。
以前她拍“维权日常”,一条视频能接三四个广告;现在改讲《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品牌方怕翻车,全跑了。
最新一条更新,她素颜坐在镜头前,手里转着药盒:“今天吃的是帕罗西汀,副作用是手抖,抖到水杯端不稳。
”底下两千条私信,一半在问药价,一半在骂她“卖惨”。
心理医生劝她关评论,她摇头:“关了就更睡不着。
”
睡不着的不止她。
全国总工会悄悄开了个小型调研会,参会名单里既有劳动法专家,也有头部企业的HRD。
议题打印出来只有一句话:如何防止“下班酒局”变“职场性勒索”。
一位女律师把崔丽丽案写进PPT,标题加粗——“当工伤认定撞上职场性骚扰,法律该给谁撑腰?
”现场有人拍桌,说干脆把“强迫饮酒”写进《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修订稿;也有人冷笑,说老板一句“自愿陪酒”就能脱身,立法赶不上酒桌文化。
吵了三个小时,没结论,只确定一件事:崔丽丽案再判下去,无论输赢,都会写进明年的典型案例汇编。
再审开庭时间没定,崔丽丽已经搬出天津,租了廊坊一间一楼带小院的老房子,方便定期去安定医院复查。
PTSD评估表上,她新勾了“听到玻璃杯碰撞会心悸”。
夜里狗叫,她第一反应是找手机录音。
小院墙角堆着十几箱未拆封的矿泉水,全是网友寄的,附言统一格式:“别喝酒,喝水。
”她一瓶没喝,也没扔,堆成小山,拍成视频,配文案:“看,这就是我的新酒局。
”
有人问她,如果再审还是输怎么办。
她想了想,把口罩往上拉,遮住还没长好的疤:“那就继续直播,把86万凑齐,把脸治好,再写一本书,书名就叫《不给面子》。
”顿了顿,又补一句,“封面就用那张被酒泼烂的脸,不打码。
”
说完这句,她关掉直播,屏幕黑之前,最后一秒弹幕飘过——“姐,新书预售我第一个买,记得签名版别加价。
”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