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柏青在妻子朱媛媛今年5月去世后,9月28日重庆大剧院说他10月24日要演话剧《苏堤春晓》了。
这事儿不简单,得说说他为啥现在出来工作。
先说这4个月没露面。
朱媛媛走的时候47岁,俩人1998年结婚,过了25年,家里还有个女儿。
他这段时间没出来,肯定是心里不好受,得顾着孩子。
朋友刘天池说他“情绪低落,专注照顾女儿”,这话实在。
男人遇到这种事,不说但心里得扛着,孩子是活的念想,得先把孩子稳住了才能想别的。
4个月不算长也不算短,刚好够孩子放暑假、开学,生活节奏稍微定下来,他才敢出来工作。
为啥选演话剧?
《苏堤春晓》他以前演过,演苏东坡。
苏东坡这人大家都知道,一辈子起起落落,挺想得开。
辛柏青这时候演他,可能是想借这个角色给自己鼓鼓劲,也让来看的人觉得“他走出来了”。
话剧跟拍电视剧不一样,就一个舞台,观众坐底下盯着,得全神贯注,他可能想靠这种熟悉的事儿找回点生活的劲儿,比拍电视剧跑来跑去轻松点。
朋友帮了不少忙。
李乃文说“有事找我”,蒋勤勤给朱媛媛她妈送100斤大米,还常去看他和孩子。
这不是空话,大米是实在东西,老人过日子用得上;常去看看,孩子能多见点熟人,不那么孤单。
这些帮忙的人,都是真朋友,知道他这时候最缺啥——不是钱,是有人搭把手,让他知道“你不是一个人扛着”。
他说要“平衡工作和家庭”,这话是说给孩子听的。
男人当爹又当妈,工作是为了挣钱养家,也是给孩子做个样子:日子还得过,不能一直垮着。
女儿看着爸爸好好工作,心里也能踏实点。
朱媛媛走了,大家都聊演员健康。
这行确实累,拍戏熬夜是常事,身体扛不住就容易出问题。
辛柏青这事儿,等于给所有人提个醒:不管干啥活儿,身体是本钱,别硬撑着。
重庆大剧院说票卖得火,说明观众认他。
他以前演戏好,现在遇到难处了,大家愿意买票支持,这是对他的情分,也是对他专业的信得过。
他没挑新戏,演老角色,就是不想让大家觉得“他变了”,用熟悉的东西拉近和观众的距离,挺聪明。
他带着对妻子的念想回来工作,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女儿?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