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珠韶华”刚播完,微博热搜上挂着#朱珠演技翻车#,点进去全是“用力过猛”“台词像背书”。
同一周,隔壁《那年花开月正圆》被剪成三分钟cut,弹幕刷爆“孙俪一抬眼就值整部剧”。
两部戏,一个被嘲,一个封神,差在哪?
答案可能比你想象的简单:观众早就不吃“完美女主”那套了。
先说朱珠。
剧里她演海归女高管,出场就是十厘米高跟鞋、冷白皮、三语切换。
编剧给她塞了“职场碾压+原生家庭阴影+暗恋十年”三条线,结果每集都像PPT汇报:她摔文件,观众数她睫毛;她哭,弹幕刷“假睫毛要掉了”。
问题不在演员,在角色没“人味”。
你见过哪个高管凌晨三点边改PPT边吃泡面?
朱珠的夜宵永远是红酒配沙拉,精致得像样板间。
反观孙俪的“周莹”。
她也会耍狠,但狠完会蹲在路边啃馍;她谈生意张嘴就是“您给我三成,我给您翻两倍”,说完偷偷抠指甲。
这些鸡零狗碎的瞬间,反而让观众信了:这女的真能把我钱骗走。
现在国产剧有个怪癖:怕女主“不体面”。
朱珠不能崩,崩了就不“飒”;周莹可以滚泥潭,因为“成长型”人设兜底。
可现实里,谁不是一边精致一边崩溃?
我上周见前同事,白天在会议室拍桌子,晚上在便利店抢半价寿司,口红蹭在饭团包装上——比任何大女主都鲜活。
所以翻车不是朱珠的错,是剧本把“高级感”写成了隔离带。
观众早被生活毒打过,知道真实的高管可能连微信步数都要卷,哪有空天天凹造型。
反倒是孙俪那种“偷奸耍滑但心里有秤”的混不吝,像隔壁工位那个总能搞定客户的姐姐,让人想跟着学两招。
下次写女强人,别急着给滤镜。
先让她加班到地铁停运,蹲站台啃冷掉的煎饼,包口红蹭在塑料袋上——那一刻,观众才会把膝盖递过去。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