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放弃中国国籍加入到日本籍效力,老了竟还要想着再重新回来祖国养老?
多年前,何智丽头也不回的进入到日本队与昔日的中国队队友针锋相对。
赢下邓亚萍后大喊的一句“吆西”让她彻底回国无望。
可世人皆看到她入日籍,却不曾想这背后充满着无尽的心酸和委屈。
刁蛮任性,还是挑战“黑幕”?
何智丽在17岁那年,她靠着一手横握球拍两面拉弧圈的绝活,成功闯进中国国家乒乓球队,成为国乒重点培养的新星。
进入国家队后,何智丽的成绩噌噌往上窜,一举斩获第38届世乒赛女团冠军。
此时,谁也想不到,这是她成为日本人前的倒数第二个奖杯。
1987年,印度新德里举行第39届世乒赛,女子单打比赛进行到半决赛阶段,何智丽迎来了和队友管建华的对决。
当时教练组给她们定制了一套战术,用来对付下一局的最大威胁:韩国选手梁英子。
教练组认为管建华的削球打法更能克制梁英子,而且何智丽五个月前曾输给过梁英子,所以决定让何智丽在半决赛中让球给管建华,为决赛对阵梁英子做准备。
其实这不是何智丽第一次面临让球要求,此前她已经接受过让球安排,但这次她犹豫了。
比赛前,何智丽表面上没提出反对意见,可到了赛场,她却像变了个人似的,一路猛打,最终3:0完胜管建华。
当时在场的领导李富荣在挡板外疯了似的用上海话示意她让球,可她压根没理会。
这场胜利让管建华伤心不已,赛后伏在队友肩上痛哭,觉得这场比赛不公平。
虽然何智丽在决赛中3:1战胜梁英子,为中国队保住了女单冠军,但她违抗队里安排的事让她在代表团内变得孤立。
队友们觉得她有想法可以提前说,不该临时变卦打队友措手不及。
回国后,尽管何智丽被评为1987年全国乒乓球十佳,可她和国家队的关系已经出现裂痕。
1988年汉城奥运会,乒乓球首次成为奥运项目,正值24岁黄金年龄的何智丽却没能进入参赛名单。
乒乓元老孙梅英公开发文呼吁,列举她的成绩,认为她完全有资格参加,可国家队领导没采纳意见。
在国家队待不下去的何智丽,于1989年收拾行囊离开了,直到碰见了日本工程师小山英之。
“暴打”邓亚萍
1985年,当时作为国家队成员的何智丽随队访问日本,受到了小山英之家族的热情接待。
小山英之的父亲是大阪当地的社会名流,身兼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和乒乓球协会名誉会长等职,这样的家庭背景为两人的交往提供了便利。
本以为二人只是一面之缘,谁想到中间出了让球的事。
二人再见时小山英之并没有询问原由只是默默陪伴与安慰,而在国家队遭遇挫折的她,也渐渐被这份跨国关怀打动,久而久之两人顺理成章的领了结婚证。
可谁能想到,和外国人结婚的何智丽并不满足,竟在1992年正式加入日本国籍,改名小山智丽。
甚至还借助小山家族在日本乒乓界的影响力,重新拿起球拍,开始代表日本参加比赛。
1994 年广岛亚运会成为她职业生涯的转折点,30岁的小山智丽展现出惊人状态。
她先是在四分之一决赛中 3:1 击败中国台北选手陈静,下午的半决赛又以同样比分战胜中国选手乔红,一路闯进决赛。
决赛对手是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邓亚萍,这场较量吸引了无数中国观众的目光。
最终小山智丽以四局三胜的强势差距击败了邓亚萍。
赢就赢了,咱们又不是输不起,可令人气愤的是,小山智丽每得一分,都会高喊 “哟西”,全场日本观众掌声雷动。
获胜后她趴在挡板上痛哭不止,颁奖时面对升起的日本国旗,她神情激动。
比赛间隙中国记者试图采访,她却用日语回应,有记者忍不住质问:“你难道连中国话都不会说了吗?”她却很无所谓。
这场胜利让日本举国欢呼,却在国内掀起轩然大波。
“汉奸”“叛徒” 的骂声铺天盖地而来,多家报纸发表述评谴责她的行为,一家北京报纸还专门发起了 “小山智丽的挑战” 大讨论。
然而,与臭名声一道而来的,还有小山智丽那出现了裂痕的婚姻。
光环褪去
当初那场轰动中日两国的婚礼上,中日官员都到场祝贺,可这份看似风光的跨国婚姻,在 1997 年就露出了问题。
她发现丈夫小山英之经常晚归,手机里开始出现陌生的女性信息,那些超出普通同事界限的关心话语,让她心里发慌。
她试着沟通,得到的却是丈夫的指责,说她只顾打球不顾家。
后来从邻居口中得知,丈夫常和公司女同事同乘一车下班,这让她彻底死了心。
2000年,两人正式分居,她把丈夫告上法庭要求离婚,理由是婚外恋影响了她的比赛状态和奖金收入。
经过近一年官司,大阪法院最终判她获得650万日元赔偿,外加 250 万日元的精神损失补偿,总共折合人民币约61万元。
婚离了,年龄也大了,无奈的她只能退居赛后。
平时只能在社区俱乐部教小孩打球,每小时收费不到2000日元,学生最多时才十几个。
她也试着开小吃店,结果把积蓄全搭了进去,就在刚破产的时候,好巧不巧又查出糖尿病,日本高昂的医疗费让她吃不消。
每年光医保就要自付八万日元,感冒发烧到 39 度,只能自己拖着病体去药店。
她想找翻译工作,可多年专注打球,专业日语不过关,面试几家公司都没成。
在日本没亲戚,离婚后连打球认识的朋友都联系少了。
收拾行李时,看着从上海带来的旧物,她常在深夜里发呆。
曾经靠球拍在两国都赢得过掌声的她,如今却要为每个月的房租和医药费精打细算,在异国他乡的生存压力下,她开始想家了。
“回家”
去年她在社交平台发布浦东照片配文 “回来看看”,引发关注,身边人透露她因日本养老院费用上涨、糖尿病治疗开销大,想回医疗成本更低的上海,那里还有亲友可依。
但只靠卖惨的话,能回来的概率怕是不大。
不少人记得她当年代表日本获胜后的言行,觉得难以原谅,认为不该在落魄时才想到祖国。
也有人觉得事过多年,她已年过六旬,落叶归根的心愿应被理解,何况她曾为中国乒乓拿过荣誉。
目前,小山智丽正申请永久居留,手续需至少两年,能否顺利回来,仍充满争议。
对此,您怎么看呢?
参考资料: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