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的Kimi,已经高到林志颖拍照得踮脚。
”
一条热搜,把记忆拉回2013年那个奶声奶气的小团子。
当年他抱着奶瓶追爸爸跑,现在单手就能拎起两个弟弟的游泳包。
时间像开了倍速,观众还没缓过神,少年已经长到一米八,肩膀宽得能挡风。
很多人担心:被镜头围观过的孩子,会不会长歪?
林志颖夫妇给出的答案是“把镜头拉远”。
节目一结束,两口子立刻把Kimi藏进日常里:不晒正脸、不接广告、学校活动低调坐角落。
连狗仔都吐槽“蹲一个月,只能拍到背影”。
这种“刻意隐身”,反而让Kimi躲过了最危险的童星诅咒——过早消耗灵气。
但低调不代表放养。
去年周杰伦演唱会,林志颖被拍到和儿子咬耳朵聊编曲,Kimi听得直点头,手里还打着拍子。
回家后,他把自己关房间三小时,出来就哼出一段原创旋律,低音炮嗓音把亲妈吓一跳:“这是变声期还是吃了音响?
”
篮球馆更夸张。15岁就能扣篮,校队教练追着递名片,他倒好,先问“能不能带弟弟们一起练”,理由是“不然他们在家会打架”。
弟弟们打架,他当裁判;弟弟们哭,他递冰可乐;弟弟们抢玩具,他直接变个魔术转移注意力——手法熟练到让人怀疑偷偷去刘谦家当过学徒。
最戳人的是陈若仪晒的那张“龅牙时期”旧照。
照片里Kimi门牙飞翘,笑得见牙不见眼。
亲妈配文:“当年被同学笑,回家偷偷照镜子哭,现在一笑能拍牙膏广告。
”
网友瞬间破防:原来星二代也会自卑,也会躲被窝哭,只是有人把伤口缝成了勋章。
林志颖的16岁生日祝福只有一句话:“愿你像风筝越飞越高。
”
配图是父子俩在《爸爸去哪儿》的剪影,小风筝线攥在爸爸手里,大风筝线已经交到Kimi自己掌心。
有人解读“这是放手”,但老粉知道,林志颖的线从来不是控制,是保险绳——飞累了,回头就能抓住。
至于进不进娱乐圈?
Kimi自己说过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先把数学题做完再想。
”
听起来像敷衍,细品全是底气。
毕竟他早试过镁光灯:去年客串青少年篮球赛嘉宾,镜头扫过来,他第一反应是躲,第二反应是把队友推到C位。
这种“不想红”的气质,反而比想红的更招好感。
有人说,Kimi是“被时间善待的童星”。
要我说,是“被父母善待的小孩”。
没被当成摇钱树,没被当成流量密码,只是被允许慢慢长大。
从奶音小哭包到一米八低音炮,变的是声线和身高,不变的是每次被拍到,永远走在爸妈中间——左边牵着林志颖,右边挽着陈若仪,像一座桥,把童年和成年稳稳接在一起。
16岁的Kimi,未来是唱歌、打球还是变魔术,没人知道。
但可以确定的是,他永远不会缺重新开始的勇气。
毕竟,线还在手里,风一直在吹。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