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专业科普:CD下架!陈奕迅演唱会为什么老出事?观众不懂就艺术?

admin · 4 小时前
近期,陈奕迅演唱会“Fear And Dreams(恐惧与梦想)”巡回演唱会182场终于结束了,持续了从2022年到2025年足足三年的时间。但是最近又出事了,8月底,陈奕迅演唱会CD版质量被购买的粉丝吐槽太差了,结果陈奕迅演唱会的总监朱祖儿公开回应称:“音质不好是因为你用手机看,你换个设备用音响”。这番业余言论,直接引发了粉丝的众怒,导致演唱会CD版直接下架。
1.png
官方公告
而我们回顾这三年时间之中,陈奕迅的演唱会争议性越发严重,每一次演唱会的新闻都是偏向于争议性,具体如下:
1:2023年陈奕迅在澳门场,跟观众用粤语沟通时,忽然被台下有观众大喊“讲国语”,把场面打断了。导致陈奕迅很生气,然后回了一句:“我喜欢用我想要的方式或语言讲话。”直接引发争议。
2:2024年陈奕迅南京演唱会,因为演唱会歌单冷门冲上热搜,引发社会舆论。基本上几十首歌曲,只有三首是二三线熟悉的歌曲,其他超过90%的歌曲都是五六线冷门歌曲。
2.png

3:2025年陈奕迅演唱会,因为CD质量质量差和音乐总监的不良言论,导致下架。这里要说的是——傲慢。陈奕迅演唱会团队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傲慢,因为CD质量在手机上不好,那么就意味着混音工作的失败,和CD质量的拉胯。混音工作的目的就是适配给大众手机去提高音质的,从来不是给高端设备区提供的,CD的消费者是谁?大众,混音就是给大众做的。
陈奕迅的音乐总监这番话,相当于在说:我们就这样,陈奕迅演唱会CD就这样,爱听不听。这是非常业余的说法。而且极为不负责,你不尊重消费者,不尊重市场,市场就会教你做人。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最终舆论爆炸,CD下架。
3.png

演唱会巡演开了三年,但是全网吐槽也吐槽整整三年。为什么会这样?歌神陈奕迅的演唱会为什么老是出现问题?今天我们从市场角度做出具体的解析:
1:陈奕迅演唱会的一次音乐艺术的尝试,脱离了华语市场对于音乐的需求定位。小众艺术演出,应该是人数偏少的,但是陈奕迅的演唱会规模极大,脱离了小众市场。强行要大众理解冷门艺术。造成陈奕迅演唱会如此风波不断,社会评价偏低,争议性拉满的主要原因是:陈奕迅、陈奕迅的团体他们对于此次巡回演出的定义是一次音乐小众艺术的实践,而不是一次市场的服务。
演唱会市场在国内的定义是非常简单的——娱乐、大合欢、万人齐唱、回忆过去的歌声瞬间。这是符合市场,符合人心,符合我们的华语音乐文化。毕竟,演唱会的门票动辄上千块,对于普通人来说本身就是一次需要咬咬牙才能愿意消费的大型支出。
为此,我们认为演唱会的高价就应该获得对应的情绪价值。那么陈奕迅的演唱会在宣传的时候,粉丝会就认为陈奕迅应该具有较多的热歌去演绎,而不是全部都是冷门歌曲。这种落差导致了最大的市场偏差定位,看似是三个争论原因,但实际上都是源于歌单不够好,造成了观众付费却没有任何体验的糟糕情绪。
4.jpeg

这种艺术定位在国外是存在,但是规模是很小的。普遍都是千人规模,而且循环演唱会都是几场,乃至于十几场。但是此次陈奕迅演唱会的规模非常庞大,总尝试足足有182场,而且内地场次极多极多,作为核心的消费市场,陈奕迅放却没有将内地观众作为最大的情绪考量对象,没有提供较好的音乐服务。
2:陈奕迅演唱会在内地的定价过高。演唱会的门票较高这无疑拉高的演唱会的质量审视水准。我们以2024年演唱会市场的票价去分析,就会发现,整个华语音乐内地演唱会门票均价最高的就是陈奕迅演唱会的1800元,对比邓紫棋和张杰的巡演均价是800元。前去观看的大部分的真正的真爱粉,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伤害了真爱粉。这就意味着,未来陈奕迅演唱会的质量会在大众心中下降一个大档次。
演唱会门票陈奕迅第一,其次是张学友。他们作为两任歌神,票价高我们能理解,不求物超所值,只需要有几首耳熟能详的热歌就好。但是结果是相当令人意外的,细节如下:
5.jpeg

张学友演唱会会有:《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偷心》、《只想一生跟你走》、《一千个伤心的理由》等等中文歌曲。票价高,张学友卖力,是相互匹配的。
陈奕迅演唱会只有一首歌:《好久不见》大热歌曲,其他歌曲略微显得冷门。
相比于800块均价的邓紫棋,有着《泡沫》、《情人》、《后会无期》等等大热歌曲来说,显然这个票价和内容质量在同行之中是存在问题的。
但是实际上陈奕迅演唱会的门票还是非常炙手可热的。那这就意味着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对于内地市场来说,当一个粉丝没有去购买其他歌手,而且选择陈奕迅演唱会的时候,他是盯着三重压力:高额门票、冷门艺术、以及大众口碑较弱。那么这样还愿意去看陈奕迅演唱会的群体,他们是铁杆粉丝。结果演唱会的质量是偏低的。这就造成了很多的问题。
6.jpeg

3:陈奕迅对于自身演唱会的核心服务群体,并没有对于听众足够的上心。演唱会的核心放在了舞美上,但实际上大众前来的预期是陈奕迅本人。第一次引发大众不满是因为陈奕迅拒绝说国语,但这只是一个表面问题。真正的问题是——陈奕迅、和陈奕迅团队在内容服务上,他们是前往内地市场作为主题巡回演出,但是并没有去过多考虑内地粉丝的便携性和尊重感。
陈奕迅的演唱会,会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陈奕迅演唱会的舞美造型非常具有艺术化。但是大众看不懂。而且内地大众是反感的,艺术对于华语内地市场而言,从来不是什么脱离群众,应该是雅颂共赏。但是陈奕迅的演唱会就有一种非常高高调子,有一种强行艺术化的自我逻辑。这是一种突破,但是更多的是一种不符合市场的商业行为。
市场永远是对的,本场其实陈奕迅巡回演唱会如此争议的原因,就是因为陈奕迅演唱会对于市场的理解和大众的心理预期落差较大。他没有很好的去了解,大众希望是什么?反而有一种你希望什么我偏偏不给你什么的错觉感。
7.jpeg

<hr>综上,陈奕迅演唱会可以算做是华语2023年以来演唱会市场爆发之中,最严重的口碑事件。演唱会是不太成功的,从购票人群,从内容质量,从团队的用心程度都是不够的,而且偏弱的。本来市场就在下行,要艺术化,也不行是基于市场的前提之下,去艺术化,而不是在一个本来就是付费困难的下行市场去做一些脱离大众的冷门艺术。
综上,希望未来所有的歌手都不要去脱离市场,大众对于音乐的认知就是——娱乐、放松、轻松。不要搞得那么沉重、那么故作高深。其实艺术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非常接地气的才对。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