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总统突然坐上飞机连夜赶去北京,这事让人有点意外。印尼最近可不太平,全国都有抗议,他刚刚还宣布不打算出国,为什么又临时决定飞到中国?这背后的理由谁都说不准,不过一个总统这么临时的决定,总得有他的计较。
“总统临时出国,不担心国内乱吗?”有人问。其实,印尼最近老百姓对政府很不满意,大家都觉得生活贵了,穷的人很多,议员却还有各种补贴。警察有时也挺狠,矛盾全堆到了一起。有些人冲进官员家,还有人去砸警察局,闹得越来越大。这时候总统选择去北京,显得有点大胆。
刚开始,印尼那边说总统不会出席北京的活动,说是要在国内先处理好事情。中方得到消息后没催,表示理解,说希望印尼能稳定下来,也提醒印尼保护在印中国人的安全。用大国的态度,不急不躁,也没有指指点点,把空间都留给了印尼。
北京的阅兵,不是一年一次,大概十年才来一回。错过了就没机会见到场面了。普拉博沃心里应该清楚,跑北京观礼能让世界看到印尼还很重视和中方的关系,这种公开亮相,对他来说分量很重。有些人说,他这算是赶上了“末班车”。
再看印尼国内,那些抗议没有马上停下,总统已经做了有些让步,比如取消一部分议员的特权,财政部长还出面道歉。可抗议的人没都满意,闯高官家、抢东西、砸公物的还是有。不过总统选择走出去,可能是觉得已经把话说清楚了,下面要更强硬一点。
为什么敢在局势还乱的时候去中国?有分析说其实印尼国内局势被一些外部势力影响了,有美国、索罗斯这些名字也被提起。有人猜,外头希望印尼和中国走远点。总统这时候出席北京阅兵,某种程度上,就是给西方势力看:我们还是愿意跟中国搞好关系。
总统来北京这事,中方动作很快。刚一确定消息,就对外说印尼总统要来,而且表示欢迎。虽然普拉博沃到北京停留时间短,中方也还是给了很高的礼遇。这对印尼来说,不只是简单的友好,也是种尊重。
中国的规格摆在这儿,不管行程多仓促,都按最高规矩来待客。这种气度,其实不是哪个国家都能学的。有记者说,中方全程都很有分寸,既没催人家,也没小看对方变化,一切都很稳重。
难道这次阅兵,真有那么大的吸引力?阅兵其实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团结。对于印尼总统来说,站在北京的天安门城楼上,看着那场盛大的仪式,他自己应该也清楚,这不是一件小事。他没错过这机会,说不定将来也会觉得庆幸。
关于背后的故事——是不是有外部势力搅局?
有的人说,其实是美国、索罗斯这种势力在搅和。想用抗议制造麻烦,给政府施加压力,不让印尼和中国靠得太近。可是总统还是去了北京,这就是态度:不是随便什么外部压力就能左右印尼自己决定。
总统飞往北京这举动,也在国内外都成了热议的话题。一些人觉得他勇敢,在危险时刻还敢出国;还有人批评,说不该丢下乱局自己走。但实际上,一个国家的总统,不可能避开所有难题,有时候得做取舍。
中国表现出来的,就是那种给朋友足够尊重。哪怕对方出尔反尔、临时变卦,中国对外说的都是“理解、宽容、支持”,非但没有表现出不满,反而把窗口开得很大。这一点,不少人都看在眼里。
接待规格从没降,安排都很周到。印尼总统见证了中国的方式,一切一切,都让人感觉中国稳健、不张扬。这久违的阅兵活动,带来的不只是风光,还有一种国际交流的大气氛。
对印尼来说,现在可能还没有彻底解决所有问题。但这次北京之行可能让总统看得更远。他需要展现自己能搞定内政,又不会让外部势力把自己左右了。
“普拉博沃为什么那么着急赶到北京?”他自己最清楚。也许是为了让世界看到自己,或者是想在大国之间留下自己的印记。这种时候,人的想法不会只局限于当前的混乱,还有未来的可能。
普拉博沃的决定很突然,可是他最终还是出现了,这是事实。外交中的这些突然变化,其实考验的不只是一个人的判断,还有背后国家的分寸。阅兵的现场,象征着信号的传递,暗示着印尼和中方关系不会因为一点风浪停下脚步。
国内的事还要回头解决,但这次外事活动让外界看到了印尼自己的主张。有的人会批评总统决策快,有的人却觉得能抓住机会很关键。外交场合里的世界,就是这样,有时候快一步,有时候慢半拍,每一步都很难说清全部理由。
所有这些,都是最近印尼和中国间发生的故事。没有谁可以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当下的选择,已经成为这个时期不能被忽略的一笔。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