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刷到个武汉大学的新闻,说有个叫肖的同学被指控在图书馆性骚扰女生,结果法院最近判他完全没这事,只是因为湿疹犯了想挠痒痒。这事让我心里堵得慌,毕竟当事人受了这么大的委屈,现在反而没人管了。
事情是这样的,好几年前肖同学被女生告了,学校二话不说就给了个记过处分,说他“行为不雅”。可法院经过仔细调查,发现他真没干过这事,全是因为皮肤病痒得受不了。现在法院都判他无罪了,可学校到现在都没说要撤销处分,好像这事和他们没关系似的。
网上好多人都在骂学校“两面三刀”。以前女生一告,学校立刻处分学生,生怕事情闹大;现在法院判了,舆论吵得更凶,学校反而装哑巴,等15天上诉期过了再说。这不就和打太极一样吗?有人推测学校是怕再被骂,想拖着看风向,但也有人说他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最让人想不通的是那个女生。最开始她维权是对的,可法院判了之后,她还在网上到处“开盒”(就是曝光别人隐私),结果把自己也骂成了众矢之的。现在网上大部分人都相信法院的判决,觉得学校该给肖同学一个交代,但学校就是拖着不办,好像在玩躲猫猫。
我查资料时看到,当时学校处理这事的老师其实也不觉得是性骚扰,但为了赶紧压住舆论,随便找个理由处分了学生。现在舆论比当年还吵,学校反而不急了。这种前怕狼后怕虎的态度,让被冤枉的学生怎么办?他的处分记录会影响毕业、找工作,甚至一辈子。
有人说这事暴露了学校处理问题的漏洞。万一以后再有人被冤枉,是不是还得等法院判了才能翻案?学校是不是应该更谨慎点,别动不动就处分学生?还有人说现在年轻人维权意识强是好事,但也不能过了头,拿别人的隐私开玩笑。
现在网上都在催学校给个说法,可学校就是不吱声。有人说学校怕处理了又被骂“偏袒男生”,不处理又被骂“不讲道理”。但不管怎样,被冤枉的学生总该有个公道吧?法院都判完了,学校还等什么呢?
这事让我想起之前新闻里类似的案例,总有学生被冤枉,最后要靠法院才能翻案。学校是不是该想想,为啥总是等到法院判了才行动?难道非要学生受了委屈才能推动改变吗?
现在只能等,但谁也不知道学校会等多久。肖同学现在还躺在床上,因为生病没法上学,他的青春就这么被耽误了。希望这事能给其他学校提个醒,别再用简单粗暴的办法处理问题,不然吃亏的永远是学生。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