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夏天,武汉大学杨某某发文称:自己在图书馆自习时被肖某某性骚扰。
并且将视频和照片都发布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武汉大学对肖某某进行“存在不雅行为予以处分”事件被挂在官网上。
杨某某甚至还不以为泄愤,直接一纸诉状将其送进法院。
事情在两年后得到反转,今年7月25日,一审法院宣判:不能认定男生肖某某针对特定对象实施了性骚扰,驳回女生杨某的指控。
判决下来,将所有相关人和单位推向热搜,学校之前的记过处分究竟需不需要撤销,杨某某是否需要为自己的诬告付出相应的代价?
这些都被网友们讨伐,毕竟因为本次事件的影响,受害人肖某某其爷爷心梗去世、外公成植物人,自己确诊PTSD住院。父母只能辞职照顾肖某某。
事件发生监控显示两人相隔三米远,全程无交流。并且肖某某在20年就有相关湿疹病例和医学鉴定证明确实系抓痒。
要知道,一个家庭能够培养出考入985的孩子,肯定是花了不少心血的,这不仅仅是诬告了一个人,而是毁掉了这一个大家庭。
事后,杨某某不仅不思悔改,还在网络上叫嚣得厉害,称自己已经保研成功,并且即将去香港浸会大学读博士。
于是有人向香港浸会大学进行举报,举报杨某某品行不端等,香港浸会大学在一阵讨伐声中,发出一条简则声明:
于是,武汉大学的作为就相当重要,毕竟学校之前就用记过处分,将肖某某推向了舆论的高潮,让“撤销处分并道歉”的呼声越发清晰和声势浩大。
武汉大学终于在前两天遭不住网络舆论的压迫,松口称:事件已经在调查当中。
如果连司法机关都无法认定其为性骚扰,那校方当初的处分是否成立,就很有必要被重新审视,如果真的学校认定其存在不雅行为,就应该公布其细节和判定程序。
教育是有一定公信力的,这也恰恰体现了“程序透明”和“有错必纠”上面,如果真的有错误的判断,那么有错必改,这才是一个高学府的应有作为。
对于公众而言,真相永远比性别要重要,面对类似的纠纷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固有的认知来评判,而是首先要放下偏见,查看证据的完整性,给调查留出足够的时间,而不是用性别来划分敌我。
毕竟每一个个体的遭遇都不该被简化为性别符号的注脚,我们需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公正,别让无辜者受无妄之灾。
否则,当性别成为舆论立场的预设立场时候,那真相也就更容易被情绪所撕碎。
而广大的网友们也更应该了解事情的原委之后再去做定夺,而不是听一面之词,就附带跟风网暴他人。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评论区留言!
#MCN微头条伙伴计划##爆料##我要上微头条##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宣传部回应校长发言#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